防止卫星碰撞?中美争相表态由自己来负责规避,到底背后为了啥? 2025年10月初,中国国家航天局(CNSA)在一封发给美国航空航天局(NASA)的邮件中这样写道,“我们建议您保持静止,我们将进行机动操作。”而美方曾一贯的做法是,在类似情况下通知中方“保持静止,我们会绕过你”。 NASA空间可持续性主任、前宇航员阿尔文·德鲁透露,过去数十年间,美方仅会就碰撞风险向中方发出通知,却常面临“沉默回应”或“信息无法确认送达”的困境。 德鲁在国际宇航大会的空间可持续性小组会上公开表示:“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实现这两个公共太空运营商之间的双向沟通。” 沟通不畅曾导致严重后果。德鲁透露,有一次双方航天器因缺乏协调“同时机动”,险些酿成在轨碰撞事故。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的 《沃尔夫条款》禁止NASA与中方开展双边合作,这一条款成为两国太空交流的严重障碍。 在此背景下,中方此次主动提出“我方执行机动”的方案,彻底改变了过往的被动局面。从技术逻辑看,这一决策基于中国在轨道精确预报与规避能力上的显著突破。 往往技术成熟度更高的一方才占据主动权,中方这次的表态显示技术优势如今已经易主,主动权来到了中方这一边。
美媒关注:两颗中国卫星近日在距离地球3万5千公里的地方对接!中国航天事业近
【1评论】【2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