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上第一个女人是谁?320万年前化石和DNA早给了答案 【核心科学数据卡】 🔍 露西化石:197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唐纳德·约翰森团队,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尔谷底发现,经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确定生存于320万年前,颅骨测算脑容量375-500毫升(现代人平均约1400毫升),化石完整度40%,是已发现最完整的南方古猿阿法种个体 🔍线粒体夏娃:1987年《自然》杂志(卷325,31-36页)载文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丽贝卡·卡恩团队分析全球147人线粒体DNA,追溯出共同母系祖先生活在约14万年前的非洲,当时人类种群规模推算约1万-2万人 🔍进化节点:700万年前乍得沙赫人(最早人科成员)开始适应地面生活;250万年前能人( Homo habilis )在肯尼亚奥杜威峡谷制造出第一批石器;180万年前直立人( Homo erectus )从非洲迁徙至欧亚大陆;30万年前摩洛哥杰贝尔依罗人化石证明智人( Homo sapiens )已出现 “人都是女人生的,那世上第一个女人存在吗?”小时候我总以为答案是女娲或夏娃,直到翻了古生物资料才知道,科学答案更震撼——根本没有“第一个女人” 。 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质决定的。就像糖水慢慢变甜,你没法说“哪一秒算甜”,人类从灵长类演化,是百万年种群特征渐变的过程。700万年前的乍得沙赫人,还长着猿类的长手臂,却能偶尔直立行走;250万年前的能人,脑容量比祖先大20%,还会用石头砸坚果;30万年前的智人,才慢慢有了和我们一样的头骨形状。每代和上一代的差异,可能比我们和邻居还小,自然没有“第一个变成人的女人”。 有两个常被误会的“女性代表”,得说清楚。 320万年前的露西,名字源于发现时现场播放的披头士歌曲《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》。她的骨盆和膝关节化石证明能稳定直立行走——这是人与猿的关键区别,但上肢还保留爬树的长骨头,脑容量仅为现代人1/3,说明她还处于“半人半猿”阶段。后来同一区域又发现30多个同类个体,证明她只是当时种群里的普通一员。 线粒体夏娃也不是“第一个女人”。线粒体DNA只从母亲传给孩子,科学家通过147人的DNA样本,找到共同母系源头。但这不是说当时只有她一个女人,而是其他女性的线粒体DNA,可能因没生女儿或后代断绝,慢慢消失了。有趣的是,“Y染色体亚当”(人类共同父系祖先)经测算生活在约6万年前,比她晚8万年,两人从未相遇。 女娲和夏娃的故事,藏着古人对“我从哪来”的温柔思考,像奶奶的睡前故事,虽不属科学事实,却教会我们珍惜生命。而科学告诉我们,我们是百万年无数祖先适应环境、努力活下去的结果。从露西在非洲草原找野果,到线粒体夏娃时代人类抱团对抗猛兽,每代女性都在传递生命火种。 你小时候琢磨过“人类起源”吗?欢迎评论区聊~ 人类起源 科学冷知识 人类第一位女性 美洲最早发现者
199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,本应发给中国科学家周芷,结果却颁给了与周芷合作的美国教
【2评论】【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