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客地铁谈鸡鸣寺旁边女子破防报警
我们正处在一个个体心理问题极易被引爆的时代。
整体的社会焦虑感会传递到每个个体。经济下行、国际竞争、未来不确定性等宏观矛盾,最终都会转化为个体的微观心理压力。现实骨感(就业、房价、婚恋成本)会导致部分群体有巨大的落差感。在旧体系崩塌、新体系未建立时,外加没有了传统的家庭手足社区关系,现代原子化人际结构让人的情感无处安放,痛苦无人倾诉,人很容易陷入虚无和迷失,任何一件小事,地铁里的一个眼神、一句无心的话,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人从众、围观看热闹、人挤人的事情,都尽量避免。减少和大众、陌生人近距离身体接触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缓冲空间。基本能降低了被意外事件卷入的概率。在拥挤、嘈杂的公众环境中,人的情绪更容易被激起,理性思考能力会下降。
对于遇到传统路线挫败的朋友,要建立个人的心理韧性,降低期望,接纳普通:认识到平凡地过好一生未必不是一种巨大的成功。从追求成功转向追求个体的满足感和意义感,寻找新的价值支点和个人成长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