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报 立陶宛宣布了 立陶宛宣布禁止使用中国零件,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领域占据超70%的全球市场份额,且拥有领先技术。 这消息听着挺硬气,细琢磨全是矛盾。立陶宛刚喊着2030年要让可再生能源占比达90%,转头就把全球最主要的设备供应商拒之门外。 能源部长说怕“设备停摆”,可连份像样的风险证据都拿不出来,倒有点像照着剧本念台词。 说穿了这套路不新鲜。之前禁中国安检设备,理由也是“国家安全”,结果比利时查了半天,压根没发现任何问题。 那次禁令让立陶宛纳税人多花了钱,这次换了能源领域,代价只会更大——境内超过1000座装机超100千瓦的电站都得受影响。 更讽刺的是,立陶宛自己根本没这底气硬到底。2024年刚禁了中国无人机零件,没过一年就改了规矩——本土造不出来,只能低头进口。 现在又拿能源零件开刀,忘了自己首个海上风电场 already 被警告供应链风险?这禁令简直是给项目添堵。 中国零件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。占70%市场份额意味着全球产业链都围着转,立陶宛找的替代商要么技术落后,要么价格飙高。 就像劳斯莱斯的储能设备,看着先进,成本比中国同类产品高出不少,最后还得欧盟基金和纳税人买单。 这事儿背后藏着更明显的政治算盘。美国早就在欧洲游说禁止中国设备,立陶宛这举动分明是在向西方示好。 可示好的代价太沉重:之前断俄电又狼狈复电,民众扛着翻倍电价抗议的场景,才过去没多久啊。 能源转型拼的是务实,不是政治表演。立陶宛要摆脱对俄依赖没错,但把靠谱的供应商赶走,等于自断手脚。 那些喊着“安全”的官员,恐怕没算过项目延期、成本飙升的账,更没问过老百姓愿不愿意为政治表态买单。 中国企业也不是没脾气。林洋能源这类企业在中东欧布局很深,真要撤出,立陶宛找替补都得花上半年甚至更久。 所谓的“禁令”,最后可能变成给自己设的牢笼,困住的是自己的能源未来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立陶宛外交转向 立陶宛风云
快报 立陶宛宣布了 立陶宛宣布禁止使用中国零件,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领域占据超
苏柒小文
2025-10-07 12:04:11
0
阅读: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