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龙或辞职! 一个国家的总统如果被推到“要么解散议会、要么自己下台”的两难局面,那绝对不是小事。而且这事发生在法国——一个政治制度早就成熟的老牌民主国家,怎么看都不太寻常。 更让人瞪大眼睛的是,总理勒科尔尼刚刚上任连一天都没撑过去,就火速辞职,刷新了法国历史上总理在位最短记录。这种操作哪怕放在法国自己丰富的政治戏剧里也算是“突破天际”的一幕。 事情得从法国目前的政治结构说起。马克龙虽然在2022年成功连任总统,但他的执政联盟在国民议会的席位并不稳定,甚至可以说是处于“勉强维持”的状态。 这也就意味着,他在推行政策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来自议会的阻力,尤其是在养老金改革、税收政策、移民法案等敏感议题上,反对派几乎是寸步不让。 马克龙这两年过得并不轻松,经常面对大规模罢工、游行抗议、议会否决案,一步三回头地往前走。就在这种紧绷的政治氛围下,马克龙突然任命勒科尔尼为总理。 原本是想借由一位“中间偏右”的技术型官员来平衡局势、缓和矛盾。问题是,勒科尔尼上任后不到24小时就宣布辞职,这波操作让人一头雾水。 据法国主流媒体《世界报》和《费加罗报》的报道,勒科尔尼辞职的原因与党内意见分歧、议会支持度不足以及政策推进难度太大都有关系。 简单来说,就是他一上任就发现这不是一个可以施展拳脚的位置,而是一个随时可能“被背锅”的岗位,干脆直接走人。 这下事情就麻烦了。一个总理闪辞,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都是极大的不稳定信号。法国政治学者安布里斯蒂尔在接受《解放报》采访时就提到。 马克龙现在只剩下两条路:要么解散国民议会,重新选举,赌一把看看能不能拼出一个更听话的议会;要么自己辞职,重新举行总统选举,让民意重新决定谁来掌舵。 这两条路听起来都不太轻松,一边是冒着进一步政治分裂的风险重启议会,另一边则是直接把总统位置拱手让人,怎么看都像是“哪条都不好走”的死胡同。 其实,这场政治危机并不是凭空而来的。从黄背心运动开始,法国社会的不满情绪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 马克龙虽然在国际外交场合上表现活跃,但在国内的民意支持率却一直徘徊在低位,很多法国民众认为他脱离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现实,政策过于精英化,缺乏共情能力。 而且法国宪政体制虽然是总统制,但总统也需要一个能配合的议会来推行政策。如今议会不听话,总理也临阵脱逃,马克龙就像一个被架空的指挥官,只能干着急。 当然,一些分析人士也指出,马克龙未必会轻易辞职。他很可能选择先观望一阵,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愿意“背锅”的新总理人选,同时努力修补与议会的关系,争取时间。 总的来说,这场法国政坛的突发风波,不仅让人重新审视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平衡,也再一次提醒我们,哪怕是在制度成熟的国家,政治危机依然可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爆发。 马克龙接下来怎么走,确实是一个悬念。对于法国民众来说,他们更关心的可能不是谁当总统,而是新一轮政治斗争结束后,日常生活能不能变得更安稳一点。 对其他国家来说,这也是一个警钟:治理从来不是靠一两个聪明人就能搞定的,它考验的是整个体系的协调能力和应对危机的弹性。 参考资料:法国总理勒科尔尼辞职 2025-10-06 15:47·央视新闻
马克龙或辞职! 一个国家的总统如果被推到“要么解散议会、要么自己下台”的两难局
律便利小店
2025-10-07 14:38:45
0
阅读: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