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斗机被雷达锁定之后,可以甩掉导弹的追击吗?事实上,一旦被雷达锁定,不管是歼20

时空迷踪 2025-10-07 16:51:57

战斗机被雷达锁定之后,可以甩掉导弹的追击吗?事实上,一旦被雷达锁定,不管是歼20,还是其他任何战斗机,基本上都难以逃脱导弹的追击。 大家怎么看,一起评论区唠唠! 空战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个:战斗机一旦被雷达锁定,真的能逃脱导弹的追击吗?要我说,虽然战斗机一直在不断升级,但面对新一代导弹强大的性能,它们想逃掉导弹的追击变得越来越难。 首先,现代空空导弹的性能已经远远超出战斗机的能力,比如速度上,主流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音速的四倍甚至六倍,而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大概只有两到三倍音速。 简单来说,导弹刚一发射,战斗机就注定处于劣势。 更可怕的是,导弹的机动性极强,能够做出超过30G的过载动作,而战斗机的飞行员最多只能承受9G的压力,也就是说,战斗机根本没法像导弹那样快速规避,反应慢了就彻底没有逃生机会。 当然,战斗机有反制手段,比如红外干扰弹和箔条干扰弹,用来干扰导弹的雷达和红外系统,问题是,这些传统的反制手段对于新型导弹越来越没用了。 而现代导弹不再单纯依靠一个制导系统,而是采用了复合制导技术,结合雷达、红外甚至惯性导航等多种方式,即使战斗机投放了干扰弹,导弹也能分辨出干扰信号与真实目标的区别,不会轻易上当。 如果你认为战斗机机动性够强,能通过快速转弯逃脱,那你就错了,现代导弹的机动性远超战斗机,它们能够在战斗机还没反应过来时,瞬间调整航向,继续紧追不放。 即使飞行员使出浑身解数,做出各种规避动作,导弹依然能紧紧咬住目标。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地方,最可怕的其实是导弹的“不可逃逸区”。 这个区域一旦被锁定,战斗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逃脱,比如中国的霹雳-15导弹,它的不可逃逸区可以达到80公里,而美国的AIM-120D则是30公里。 简单来说,只要战斗机进入了不可逃逸区,它就算加速、做机动动作,也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。 接下来谈谈隐身技术,不少隐身战机虽然在降低雷达探测概率上有不小的优势,但一旦被锁定,这种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。 隐身涂层的作用仅限于减少敌方雷达的探测范围,并不能让战斗机在被锁定后逃脱导弹的追踪,现代导弹,不论是雷达制导还是红外成像制导,都能有效识别目标的信号,在被锁定的情况下,隐身涂层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。 比如说,当战斗机的发动机热信号被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锁定后,无论飞机是否隐身,导弹都会精准追踪其尾焰。 而在这种情况下,隐身技术只能延缓战斗机被锁定的时间,真正的对抗是导弹的精确追击能力。 再来看现代空战中战斗机的“单打独斗”局限性,今天的空战不再是依靠单架战斗机的机动和反应,更多的是依靠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。 歼-20、F-35等先进战机并不是单纯依赖自己的雷达系统,它们与预警机、地面雷达等多个平台共同配合,实时共享战场信息,提高反应速度和作战效率。 如果战斗机被雷达锁定,单机战斗力往往无法抵挡导弹的攻击,只有通过作战体系的协同,才能真正提升抗击导弹的能力。 因此,今天的空战并不是个人技术和单机配置的较量,而是信息网络和协同作战的比拼,以往依靠飞行员的超神操作,现在基本上已被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武器系统所取代。 战斗机必须成为作战体系中的一部分,依赖于各类传感器、平台和指挥系统的共同作用,而不仅仅是飞行员自己的操作。 说到底,现代导弹的技术进步,使得战斗机在被雷达锁定后,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性,飞行员的机动性、电子战技术和传统反制手段都跟不上导弹的智能化进步。 至于未来的空战,更多的可能是依赖高效的反导技术和更复杂的协同作战体系,而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。 对此,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!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,谢谢!

0 阅读:0
时空迷踪

时空迷踪

时空迷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