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福特”级航母又双叒叕跳票了!从2028一路滑到2030,眼看要成“跨年档”连续剧。美国海军给它取名叫“企业”号(CVN-80),可现实里它更像“拖延号”——技术太新、工人太少、疫情太狠、供应链太脆,四条链子一起掉,再结实的核动力也拉不动一张时间表。 一、新技术=新坑 。电磁弹射、电磁拦阻、电磁弹药电梯——听起来全是“未来感”,干起来全是“工程泪”。福特号(CVN-78)把这三样全打包,结果出海像开盲盒:今天弹射器罢工,明天升降机卡壳,后天拦阻装置“拒收”舰载机。工程师在岸上改图纸,船长在海上有心杀贼、无力回天。更惨的是,后面几艘舰已经造到“骨骼闭合”,想回炉都塞不进炉膛,只能“带病继承”。一句话:步子太大,扯到了预算的裆。 二、供应链=掉链 。疫情一来,全球“缺芯”也缺“心”——大型球扁钢、反应堆管路、特种电缆,全得排队。航母这玩意儿不是iPhone,今天下单明天富士康,它一条舵链就得提前三年排产。上游一咳嗽,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就高烧;再加美国造船业空心化,熟练焊工比F-35还稀缺,老板只能对着钢板望“人”兴叹。规模经济?不存在的。一艘航母造十年,工人刚练熟就退休,技术全跟着社保一起“封存”。 三、五角大楼的“面子工程” 。国会研究服务部拍胸脯:全寿命能省40亿美元!可延迟两年,光造舰费就追加30亿,再算上通胀、人力、配套舰推迟出海,里外里倒亏10亿。省的钱还没见影,花的钱已打水漂。更尴尬的是,中国福建舰电磁弹射已上甲板,美国“老师傅”却还在工地返工。说好的“代差优势”,活生生拖成“同代互卷”。 四、美国航母“青黄不接” 。尼米兹级老舰40岁+,每年维护像给爷爷做搭桥手术;福特级新舰又“难产”,全球部署只能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今天中东蹦跶,明天西太露脸,后天回厂大修——美国海军的“航母空窗”越拉越大。盟友心里打鼓:关键时刻,大哥的11艘航母不会只剩PPT吧? 五、超级武器最怕超级拖延。技术跃进不是错,错在把未成熟的“黑科技”一股脑塞进单舰,把供应链当许愿池,把熟练工当消耗品。企业号要是再拖下去,恐怕得改名叫“无尽号”。美国海军真想“重返海洋”,先得让工地上的吊车比推特上的口号先动起来——否则,下一篇报道就不是“延迟到2030”,而是“请问2032您在吗?”
“福特”级航母又双叒叕跳票了!从2028一路滑到2030,眼看要成“跨年档”连续
深度老高
2025-10-07 21:37:29
0
阅读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