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就是命啊!”重庆云阳,一男子和好友去野外钓鱼时,竟然接连钓起2条巨型鲢鳙,重

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-10-07 21:45:01

“这就是命啊!”重庆云阳,一男子和好友去野外钓鱼时,竟然接连钓起2条巨型鲢鳙,重量加起来高达100多斤,因太重,男子没法带走,便让朋友用扁担帮忙挑走,网友:可以吹牛一辈子了! 扁担两头沉甸甸地晃着两条银鳞巨物,这场面比过年宰年猪还热闹。钓友圈瞬间炸锅的不仅是百斤总重,更是这两条鱼上岸的戏剧性——先钓起那条五十多斤的花鲢已经让手臂发酸,不到半小时又扯上条差不多体型的白鲢,鱼护都差点给撑裂了。最后只好找来扁担像挑柴火似的扛走,视频里树枝都被压成了弯弓。 重庆云阳这段江水简直成了巨物孵化池。就在一个多月前,钓鱼博主邓刚在同个地方守了四天钓起73斤的“花鲢王”,当时还刷新了国内纪录。更巧的是七月底还有女钓手背着1.25米长的鲢鳙踉跄出镜,那条差点压趴她的鱼少说也有69斤。如今短短几天再出双巨物,让人怀疑是不是整个鱼群都在这片水域开了生长外挂。 云阳频出巨鱼的秘密藏在三峡库区的深水里。这片平均水深175米的区域就像天然保育场,禁渔二十多年来几乎没人打扰。加上长江全面禁渔五年水质稳居Ⅱ类,鲢鳙这种滤食性鱼类每天过滤几百立方江水,浮游生物管够。有渔民传言支流里见过三百多斤的鳙鱼,虽然没实锤,但生物学上真不是天方夜谭——鲢鳙寿命超过二十年,食物充足时年年能长三五公斤。 不过巨物上钩的狂欢背后藏着生态悖论。禁渔的本意是恢复生物多样性,但钓客扎堆追猎纪录鱼可能形成新干扰。邓刚钓73斤鲢鳙时动用的是深海钓鲨鱼的装备,团队提前四天投喂几百斤饵料打窝,这种高强度操作对水域生态的扰动值得警惕。更别说有些网红为博眼球用锚钩等违规工具,去年重庆就有人因此面临三年刑责。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把钓鱼异化成炫技竞赛。当“爆护”“爆竿”成了流量密码,有些人开始用撒网、堆饵等极端手段追求视觉冲击。但可持续垂钓的核心应该是“留大放小”——像邓刚那样拍完照就把鱼放归自然,或者像五月那位重庆钓友,发现鲢鳙怀卵就主动放生。毕竟让巨物继续在江里繁衍,比挑在扁担上拍照更能延续钓鱼文化。 从扁担挑鱼的农耕智慧到声呐探鱼的现代科技,人类与江河的关系始终在寻找平衡点。长江十年禁渔才过半程,已经见证江豚回归、鱼群翻涌的生态奇迹。或许未来真会有百斤鲢鳙跃出水面,但比纪录更珍贵的,是每份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0 阅读:114
爱跳舞的王大姐

爱跳舞的王大姐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