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唐猛将,按战力分为五档,罗成排在第几档?[无辜笑] 在评书《说唐》和《兴唐传

轩叔观察 2025-10-08 11:27:35

隋唐猛将,按战力分为五档,罗成排在第几档?[无辜笑] 在评书《说唐》和《兴唐传》里,罗成是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,他白马银枪,年少成名,枪法凌厉,尤其那一招回马枪,不知挑落多少敌将,但要给他的武力值定个位置,还真得细细分析。 先说李元霸,这个人物在故事里几乎无敌,两柄铁锤力大无穷,打遍天下无人能挡住几个回合,评书里形容他在紫金山前一人打退十八路反王数十万兵马,这种描写明显是艺术夸张,但确实把他塑造成了整个故事武力值的最高标准,其他人物的强弱,基本都是拿他来做参照。 能跟李元霸过招的高手屈指可数,宇文成都是隋朝第一猛将,手持凤翅镏金镗,评书里说他曾和李元霸交手数十回合才落败,这已经是极限了,裴元庆年纪更轻,使一对银锤,也曾硬接李元霸几锤而不死,可见功力深厚。 这里有个容易被忽略的人物叫罗松,他是罗成的堂兄,罗家枪法的真正传人,罗家枪源自姜家,姜家枪以快准狠著称,讲究一击必杀,罗松跟祖父学到了全套,功力在罗成之上,评书里有个情节,李元霸和罗士信打得难解难分,罗松一枪横过来把两人分开,这不光是力量够,更重要是枪法到了极高境界,能精准控制。 罗成的问题恰恰出在传承上,他父亲罗艺当年学枪法时留了一手,没把最关键的几招教给儿子,担心儿子武艺太高日后不好管,这导致罗成的枪法虽然厉害,但存在破绽。后来他遇到东方伯,对方是罗松的徒弟,学的是完整版姜家枪法,结果罗成的杀手锏回马枪被人家轻松化解,这一战说明罗成的武艺有明显天花板。 但即便如此,罗成在整个隋唐英雄里也绝对排得上前五,他的优势在于枪法既快又准,出枪如闪电,收枪如流水,沙场上他几乎没输过,铜旗阵、一字长蛇阵都被他破掉,靠的不只是蛮力,更多是脑子,他能看出阵法弱点,知道从哪里切入。 比罗成弱一档的是雄阔海、伍云召、伍天锡这批猛将,雄阔海力气奇大,能扛起千斤重的闸门,但枪法相对粗糙,属于以力压人的类型,伍云召守南阳关多年,战功显赫,可要说枪法的精妙程度,还是差罗成一截,这些人打仗勇猛,但缺少那种致命一击的绝招。 秦琼和尉迟恭虽然名气大,但武艺其实不算最顶尖,秦琼以稳健著称,双锏使得密不透风,重在防守反击,尉迟恭善使鞭和槊,力气大招式猛,但论技巧比不上罗成,他们俩真正厉害的是统兵能力和战场经验,打大仗比罗成更可靠。毕竟罗成是个人武艺高,但带兵打仗还差点火候。 所以如果把隋唐英雄的武力分档,大概是这样,李元霸独占第一档,无人能及,宇文成都、裴元庆、罗松这三位在第二档,都是碰到李元霸能过几招的绝顶高手,罗成在第三档的最前列,武艺精湛但有上限,再往后是雄阔海、伍云召这批猛将,最后是秦琼、尉迟恭这些综合型名将。 罗成最可惜的就是没学全枪法,如果当年罗艺不藏私,把全套姜家枪法教给他,凭他的天赋和悟性,未必不能进入第二档,可惜历史没有如果,武艺传承断了一截,终究成了遗憾,不过话说回来,即使只学了七八成,罗成也已经是当世少有的枪法高手了。 评书故事毕竟是虚构的,不同版本里人物武力值也有差异,有的版本罗成更强,有的版本他打不过单雄信,这很正常,说书人根据听众反应随时调整情节。但不管哪个版本,罗成都是最受喜爱的英雄之一,因为他不只能打,还有智谋,更重要的是他的悲剧色彩特别浓,年纪轻轻战死淤泥河,让无数读者扼腕叹息。   网友们议论纷纷: “罗成排第三档很客观了!他的枪法是帅,但遇到真正克制的就歇菜,东方伯那战真是童年阴影,第一次看到罗少保这么吃瘪。”   “李元霸独一档没毛病,这就是个BUG,但裴元庆和宇文成都谁更强?我觉得裴三锤更猛,宇文成都战绩含金量更高。”   “罗松才是真·扫地僧!平时不显山不露水,一出手直接分开李元霸和罗士信,这操作太秀了,武力值绝对被低估了。”   “说秦琼和尉迟恭第五档,我举双手赞成!二位爷是门神,靠的是人品和统率力,不是纯武力,打仗又不是单挑,综合能力更重要。”   “最意难平的是雄阔海啊!力托千斤闸救了所有人,这力气和侠义精神,感觉排第四档有点委屈了,至少是第三档守门员吧?”   如果罗成学到了完整的姜家枪法,他能超越宇文成都和裴元庆,稳进第二档吗?   官方信源:中国国家博物馆

0 阅读:23

猜你喜欢

轩叔观察

轩叔观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