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阳一名“00后”大学生雨中拾到12万元现金,第一反应不是占为己有,而是立刻报警

叁号知识局 2025-10-08 15:10:10

濮阳一名“00后”大学生雨中拾到12万元现金,第一反应不是占为己有,而是立刻报警归还,失主送上1万元酬谢,他婉拒一句“不是自己的不能要”,这一幕在国庆假期刷屏全网。       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   国庆假期的濮阳,被一场细雨轻轻笼罩,就在这样一个平常的早晨,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,做了一件让人久久难忘的事。   孔泽成,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,这几天刚从外地赶回家,打算趁假期和家人好好团聚。   10月4日那天早上,他一个人出门散步,沿着振兴路走到五一路口的小公园。   就在这时,他脚边一个黑色手提包吸引了他的注意,那包看起来被雨水打湿,鼓鼓的,似乎里头装着不少东西。   出于好奇,也出于责任,他弯腰捡起那个包,简单擦了擦,拉开拉链。   只见一叠叠整齐的人民币在眼前展开,足足有十二万元。   那一刻,他的心也确实“咯噔”了一下,毕竟这不是一笔小钱。可几秒钟后,他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“发财了”,而是“失主该多着急啊”,他立刻拿出手机拨打了110。   或许是天意凑巧,派出所的巡逻车正好就在附近,几分钟后,民警赶到现场。   雨还没停,几个人就这么在伞下核查包里的物品,除了现金,还有一个笔记本,上面写着一些电话号码和账务记录。   民警根据这些信息,很快联系上了失主——一位急得团团转的中年男子。   没过多久,失主赶了过来,经过确认,十二万元分文不少,整整齐齐回到了他手中。   那一刻,这位男人几乎激动得说不出话,他从包里抽出一万元,硬要塞给孔泽成当作酬谢。   可孔泽成只是笑着摆了摆手,说了一句特别干脆的话:“不是自己的东西,拿着不踏实。”语气轻描淡写,却比那场秋雨还干净。   这事很快就在当地传开,网友们的反应也热闹得很。   有人说,这孩子真有教养,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。   也有人调侃道,“现在满街监控,想占便宜也不敢啊。”其实这两种声音都说明了同一个现实:拾金不昧依然让人敬佩,但在这个“处处有眼”的社会里,人们开始思考善良的动机究竟来自哪里——是法律约束,还是内心选择?   如果从法律角度说,孔泽成的做法完全正确,拾到他人遗失物,应当返还,若拒不返还,还可能触犯法律。   至于那一万元的感谢金,法律同样允许,只要是失主自愿表达谢意,拾得人接受并不违法。   但孔泽成选择不收,这就是另一种层面的高尚——他不想让一件好事被“标价”。   民警后来也夸他,说这是“最真实的国庆礼物”。   其实,这句话挺有意思,有人花钱买烟花,有人拍照打卡,而孔泽成的“礼物”,是用诚信换来的温度。   那天的雨,没能冲走金钱的诱惑,反倒冲刷出了一个年轻人最纯粹的道德底色。   或许拾金不昧并不新鲜,从课本到新闻,年年都有这样的故事。   可真正打动人心的,是那种没有犹豫、没有盘算的选择,那一刻,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,却用行动证明:善良从不需要理由,也不分大小。   十二万元被归还,金钱有了归宿,而一个“00后”的名字,也在雨中闪闪发光。   有人说,这场雨洗净了街道;也有人说,它洗亮了人心。   无论哪种说法,结局都一样——这座城市因为一个年轻人的选择,变得更加干净,更加可爱。   如果是大家捡到的话,也会和这个小伙子一样归还失主吗?也会连感谢金也拒绝吗?

0 阅读:35
叁号知识局

叁号知识局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