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美军在东海激战72秒,隐身F-22遭歼-16“骑头羞辱”,视频曝光 央视纪录

飞天史说 2025-10-08 16:42:39

跟美军在东海激战72秒,隐身F-22遭歼-16“骑头羞辱”,视频曝光 央视纪录片《必胜》甩出一段72秒的东海空中较量实录,直接把中美这场“天上对决”搬到全球观众眼前。 画面里,中国歼-16和美军F-22在东海高空交锋,短短一分钟出头的实战,带来的震撼可不比阅兵差。从来没哪场空战视频这么直接地揭开了大国博弈的真相,也难怪这段视频一曝光,立刻引发一片热议。 这次事件的焦点其实很明白:美军F-22号称“隐身霸主”,在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内,被中国空军歼-16用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,正面锁定并“骑头”反制。 从全世界的军事圈子到普通网友,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,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交锋,更像是中国空军整体战力的一次集体亮相。 仔细回头看,这72秒绝不是偶然撞大运,而是中国军力“组团升级”后的必然结果。 回到那天的东海上空,主角李超大校驾驶着歼-16,身边还有空警-500预警机一路协同。就像打篮球有队友策应,空警-500的雷达相当于给李超指了条明路。 F-22的隐身本事号称“见光死”,但遇到咱这套体系,真就藏不住。国内几家主流媒体早就分析过,空警-500的雷达能揪出再小的目标,这回又用事实给F-22的隐身神话泼了桶冷水。 对抗过程里,F-22先是花式规避,还想包抄歼-16,结果李超果断拉升、翻转,20秒内就抢到有利位置,完成了锁定。 F-22被“骑头”,等于直接被点名,明白自己已经处于下风,没敢恋战,干脆一脚油门溜之大吉。 外界看着像是F-22给中国飞行员上了一堂“实战课”,其实背后是体系作战能力的胜利。72秒,歼-16不仅赢了技术和胆识,更打出了中国空军的底气。 把这场空中较量拆开细说,F-22的隐身和灵活性一直是美国的骄傲。全球不少媒体都曾吹捧F-22是“制空无敌”,但这玩意也不是没有短板。 先说续航,F-22的“油箱小”,作战半径有限,飞远点就得找加油机。再加上维护起来老费钱,飞一小时都够养一辆豪车。 更别说F-22生产线早就没人管,全球数量有限,现在出点事美军都得肉疼。想当年日本还想买F-22,被美国一口回绝。澳大利亚只能凑合用F-35,心里也没底。 歼-16的底子虽说不如F-22隐身,但这款“炸弹卡车”是中国空军的多面手。强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弹药挂得多,飞得远,还能和预警机、地面雷达一起组团作战。 别看它不是隐身机,体系一到位,照样能把F-22的优势抹掉。就像打游戏,单挑不怕,团队作战才是真理。 这次东海的实际情况就是,F-22的隐身被中国雷达“抓包”,综合性能反倒被歼-16和整个作战体系压了一头。胜负结果,早就藏在每一个细节里。 有意思的是,这场事儿被公开后,美方反应却格外低调。2024年交锋,2025年纪录片播出,整个美国官方和主流媒体几乎集体“失语”,和以往动不动就大肆宣传战机神话的路数完全不一样。 其实这背后原因也不难猜。美方不愿把F-22的短板公之于众,怕影响盟友——比如日本、澳大利亚对美国武器和安全承诺的信心。 F-22的光环一旦碎了,这些“铁杆盟友”心里肯定犯嘀咕。再说,美军后来干脆把F-22从嘉手纳基地撤了,有分析就认为,美军这是“不想让宝贝疙瘩被中国天天围观”,保留点家底,免得再“翻车”。 中国这次主动公布视频,背后用意很清楚。明摆着是要告诉所有人,中国现在有底气公开自己的真实战力。 不是吓唬谁,而是让地区国家都明白,实力天平真的在变化。东海72秒,成了中国对外展示自信、威慑潜在对手的信号。 更重要的是,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,体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和理性。正如权威评论所说,中国的发展,就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安全,也是为了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稳定。 72秒的东海对抗,浓缩了中美博弈的一个新节点。中国军队已能在家门口与最强对手掰手腕,甚至扭转局势。 以后类似的较量肯定还会有,技术会变,场景会变,但实力对比的变化已经写进了现实。军事技术进步说到底是为了守护和平。 东海上的这72秒,不只是中国捍卫主权的宣言,更是大国关系新格局下的一个缩影。 参考资料:中国航空工业集团(AVIC)发布;介绍歼-16电子战机升级后的实战化训练成果,公布歼-16飞行员高强度对抗训练数据和跨区域部署任务细节。

0 阅读:115

猜你喜欢

飞天史说

飞天史说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