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刚挥舞关税大棒宣布对进口药品征100%重税,中国立马把印度药品进口关税从30%砍到0,中国反向操作,让美国政府有苦说不出,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市场而不得入。这步棋下得既戳中了美国的软肋,又给印度药企指了条明路,美国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被印度分走,自己干着急。 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放大招,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了对“进口药品征收100%关税”的狠话。 这边刚把关税大棒砸下去,那边中国立马反手操作,干脆利落地把对印度药品的30%关税全免了。 这场你来我往的较量,不是简单的针锋相对,而是把全球医药格局搅了个底朝天,药企慌了,患者急了,白宫也傻眼了:中国这一步棋,精准打在了美国的软肋上,可谓一箭三雕。 特朗普这次动手的目标很明确:逼药企回美国建厂,制造业回流,美国家庭得实惠,听上去挺动人,但现实打脸来得比想象快得多。 10月1日起,美国对进口品牌药和专利药一律征收100%关税,只有在美国本土设厂的企业可以豁免。 虽然仿制药暂时没被纳入征税清单,但特朗普团队已经放话,下一步可能把品牌仿制药也一锅端。 而这些药品,正是美国人日常高频使用的救命药,比如65%的避孕药、50%的高血压药,全靠印度出口,你说你征税,别人断供,最后谁倒霉?还是美国人自己。 别忘了,美国现在就有323种药品处于短缺状态,这一刀砍下去,药价不是涨一星半点,而是直接翻倍。 有数据显示,印度仿制药每年能帮美国节省2200亿美元的医保开支,这下好了,关税一上来,节省的钱没了,患者得自掏腰包,医保系统也跟着遭殃。 更麻烦的是,美国自己造药的成本高得离谱,光是人力成本就是印度的三倍,再加上设备、原料、流程审批,一个新工厂从选址到投产少说也得五年。 特朗普想让药企乖乖迁回美国?药厂自己都在观望,阿斯利康、葛兰素史克连动都没动一下。 特朗普把牌打出去两天后,中国的回应简直像是早就准备好的剧本,中国正式宣布:对印度药品关税清零。 动作快、力度大、目标精准,印度的强项就在仿制药,尤其是抗癌药、心血管药这类慢性病刚需药。 价格只有品牌药的十分之一,效果却差不了多少,中国市场上,老年人用药需求巨大,医保压力也不小,这下好了,印度药企一进来,直接填上了美国“关税缺口”留下的市场空白。 政策一出,印度药企对华出口订单在10月暴涨,一些龙头企业,简直乐开了花。 中国这边,老百姓买到便宜药、医保压力减轻;印度那边,企业找到了新市场、对冲了对美出口下滑的风险,双赢。 而且这不是临时起意的救火,而是中国在全球医药链上主动出击的一步关键布局,美国想靠关税逼人回美国,中国则用开放市场引人入局,谁更高明,一目了然。 美国搞关税这一套,表面上是打击“外来药品”,实际上却暴露了自身供应链的短板,美国90%以上的原料药依赖进口,其中95%的布洛芬原料就来自中国。 你要是再对中国下手,别说药价,连药都可能做不出来,而在这场局里,中国和印度却越走越近。 一个掌握原料端,一个掌握仿制药,两者合起来,就是一条完整且高效的医药供应链,印度原本对中国的药品出口只占总量的5%,现在一口气涨到18%。 中印合力搞联合研发、技术合作,甚至要挑战欧美的专利药垄断。 这还不止,美国原本指望盟友跟着一起征税,结果欧盟、日本和美国签了关税豁免协议,最多只征15%。 英国没被豁免,直接在媒体上表达不满,连盟友都开始离心离德,美国的贸易威慑力正在快速下滑。 而中国这边,不声不响地把医药市场大门打开,吸引的不只是印度药企,东盟和中东的一些国家也在蠢蠢欲动,这场全球医药链的重组,主导权正在悄悄往亚洲转移。 这次中美医药战里,中国这一步“零关税”操作,不只是对美国的精准反击,更是一记战略布局。 切断美国对中国市场的幻想,你封锁我,我干脆另起炉灶,把市场让给印度,美国药企想回来?对不起,位子已经有人坐了。 分化美国的全球医药圈,印度原本是美国医药供应链的一环,现在被中国拉进来,一脚踏出去了,整个链条都乱了。 为中国人谋福利,过去很多进口药贵得离谱,现在价格直接被拉下来,医保系统压力减轻,百姓得实惠。 特朗普这次挥舞关税大棒,本想打出个“美国优先”,结果却把自己打进了药品短缺的泥潭,中国反手一招零关税,不仅稳住了国内药价,还顺势拉拢印度,撬动了全球医药格局的天平。 如今,印度药企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,美国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份额被蚕食,干着急却进不来,这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,而是一场关于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大博弈。 如果美国还沉迷于关税这把旧刀,未来的医药舞台,很可能不再由白宫说了算,中印的这次合作,不只是生意,更是一场权力的转移。 全球医药的方向,在悄悄改写。
特朗普刚挥舞关税大棒宣布对进口药品征100%重税,中国立马把印度药品进口关税从3
顾议史实
2025-10-08 17:41:35
0
阅读:1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