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3年,32岁徐威追求20岁的袁立,送了她两套价值800w的北京四合院,两人同居12年,期间徐威多次求婚,都被袁立以发展事业为由拒绝。 2012年香港体育慈善晚宴上,徐威正陪张怡宁调试乒乓球拍,有记者旧事重提“您当年为袁立放弃百万项目,现在后悔吗”; 他抬手擦掉球拍上的粉尘,笑着看向身边的张怡宁:“过去的事没什么好说的,现在陪家人打球,才是最踏实的。” 彼时谁也想不到,这个对过往轻描淡写的男人,曾在1997年为袁立一口气买下两套北京四合院,更在12年里三次求婚,却始终没等来那句“我愿意”。 1993年北京电影学院校庆,20岁的袁立作为新生代表发言,台下32岁的徐威一眼就注意到她。 那时徐威刚在商界崭露头角,受邀来校分享创业经历,会后主动递名片:“你讲表演时眼里有光,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,随时找我。” 没过多久,袁立为争取一个电视剧配角四处碰壁,想起徐威的话试着联系,他当天就托人对接剧组,还特意叮嘱“别说是我帮忙,小姑娘要靠自己站稳脚跟”。 1997年冬天,袁立在北京租的平房漏雨,半夜冻得没法睡,抱着被子坐在楼道里哭。 徐威接到电话,开车穿过半个城赶过去,看着她冻得通红的手,没说一句责备的话,只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裹在她身上。 一周后,他带袁立去看两套四合院,一套挨着剧组常去的影视基地,一套带个小院子能种她喜欢的月季。 “这两套你随便挑,以后在北京就不用遭这份罪了”,袁立捧着房产证,手指反复摩挲自己的名字,哽咽着说“我以后一定还你”,徐威却揉了揉她的头发:“等你成了大明星,请我吃顿好的就行。” 1999年两人同居后,徐威把袁立的生活照顾得细致入微。知道她拍戏常忘带剧本,特意定制了带名字的皮质剧本夹;担心她吃剧组盒饭不卫生,让家里阿姨每天做好便当,开车送到片场; 就连袁立粉丝寄来的信,他都按年份分类整理,还在每封信上贴好便利贴,标注“粉丝提的建议”“鼓励的话”。 有次袁立因角色争议被粉丝围堵,徐威第一时间赶到,挡在她身前温和沟通,事后还帮她梳理舆论,没让负面消息影响到她的工作。 2002年袁立凭“杜小月”爆红,片约排到两年后,连轴转的工作让她很少回家。 徐威在她生日当天,包下外滩能看江景的餐厅,拿出定制的钻戒求婚:“现在你事业稳定了,我们结婚吧,家里有个人等你,总比你一个人强。” 袁立却放下戒指,低头搅拌咖啡:“我想成立个人工作室,现在结婚会分心,再等等好不好?”徐威没反驳,只是默默把戒指收进丝绒盒,第二天就帮她找了工作室选址,还请了专业团队做规划。 2006年意大利度假,徐威在威尼斯的游船上第二次求婚。他拿出准备好的情侣对戒,轻声说“工作室也步入正轨了,我们结婚吧,我想和你一起规划未来”。 袁立看着窗外的风景,沉默了很久才说“我还想冲一下电影圈,婚姻对我来说太束缚了”。那天晚上,徐威在甲板上站了一夜,手里的对戒被海风刮得冰凉。 他想起前一年袁立妈妈住院,自己推掉百万合作项目,在医院守了半个月,帮着擦身、喂饭,袁立妈妈拉着他的手说“委屈你了,袁立这孩子就是太好强”。 2010年两人相识17年,徐威做了最后一次尝试。他把工作室里袁立获得的奖杯、两人的合照,都搬到家里客厅,拼成一条“时光路”,尽头放着那枚始终没送出去的钻戒; “我等了你这么久,现在只想有个家,你愿意吗?”袁立却摇了摇头:“我刚接了个国际项目,还要去国外拍戏,真的没时间考虑婚姻。” 这次徐威没再停留,只是说了句“祝你前程似锦”,转身离开了这个住了12年的家。 2011年徐威经朋友介绍认识张怡宁,两人都喜欢乒乓球,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很投机。 张怡宁不看重他的财富,反而欣赏他的踏实,知道她喜欢安静,约会从不去喧闹的场所;了解到她对饮食有要求,会提前查好清淡的餐厅。 2012年两人低调结婚,婚后徐威把更多时间放在家庭,陪张怡宁参加乒乓球公益活动,周末带孩子去打球,偶尔被拍到,画面里全是藏不住的笑意。 如今的徐威很少涉足商界,更多时候以“张怡宁丈夫”的身份出现在体育相关活动中,偶尔分享家庭日常,字里行间都是满足; 袁立则在2019年后彻底淡出娱乐圈,专注于公益事业,偶尔在社交平台分享助农、支教的动态,生活低调却充实。 当年那两套四合院,袁立后来捐给了影视教育机构,她说“那是我人生的一段印记,希望能帮到更多想走演艺路的年轻人”,曾经缠绕两人的过往,终究在各自的选择里,变成了彼此人生中温暖的注脚。 信源:搜狐娱乐——徐威:和袁立同居12年,但凡她接受1次求婚,我不会转身娶张怡宁
1993年,32岁徐威追求20岁的袁立,送了她两套价值800w的北京四合院,两人
锴锐说科技文化
2025-10-08 17:45:34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