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年底,津巴布韦留学生卡尔指责中国 “拿议会厅换锂矿”,高志凯当场拆穿:议会厅年助 20 万农民,锂矿利润 20% 反哺社区。而当卡尔亲眼看到家乡的中资矿场和学校后,羞愧道歉:我被西方信息骗了。 说起这事儿,得从多哈论坛说起,那是个国际交流的平台,2024年12月初,高志凯作为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去那儿分享中非合作经验。高志凯这人背景挺扎实,早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拿了法学博士,回国后专注国际关系研究,经常在达沃斯之类的场合发言,强调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。 他那次演讲本是谈南南合作的好处,结果被两位非洲学生点名质疑。其中一个就是卡尔,乔治城大学大一新生,来自津巴布韦,主修国际事务,平时爱在辩论社活跃,接触了不少西方媒体对非洲投资的报道。 卡尔直指中国建议会大楼是为了换锂矿,这话一出,会场气氛就变了味儿。大家都知道,津巴布韦锂资源全球第二大,中国企业这些年确实投了不少钱进去,但这事儿真那么简单吗? 先说议会大楼,这项目是中国援建的,位于哈拉雷郊区汉普登山新城,总面积3.3万平方米,2022年竣工验收。 不是什么交换筹码,而是实打实的援助。去年一年,它办了47场民生听证会,推动12项农业补贴政策,直接帮到20万农民。这些农民多是小农户,靠补贴买种子、化肥,产量上去了,收入稳了。想想看,以前议会挤在老楼里,会议室不够用,现在新大楼不光象征性强,还真帮着解决基层问题。卡尔说这是换锂矿的幌子,可事实摆在那儿,大楼的效用是数据说话的,不是空谈。 锂矿项目呢,更是重点。津巴布韦锂储量大,但过去开发慢,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金矿就是例子,工人日薪才1.5美元,安全事故一堆,没人管。 现在中资项目不一样,比如比基塔矿,中矿资源投资2亿美元改造,一年多就投产,政府持股51%,中方出技术和资金。 合同里写明,利润20%必须回馈社区,用来修路、建校、搞医疗。工人月薪最低800美元,还有免费技能培训,本地人从农场工变成技术员,月入能到1200美元。这不是掠夺,是带技术来盘活资源。另一个例子,阿卡迪亚项目,华友钴业2021年以4.22亿美元收购,年产5万吨碳酸锂当量,带动就业上千。 这些项目不光出口锂产品,还加工本地,提升产业链价值。 卡尔这质疑,说白了受西方信息影响大。西方媒体老爱炒“新殖民主义”,说中国去非洲就是抢资源。可大家想想,殖民时代欧洲干了啥?奴役、掠夺,非洲独立后成了“被遗忘大陆”。 中国大规模投资前,谁先修铁路?坦赞铁路、蒙内铁路、亚吉铁路,都是中方真金白银投的,现在还在跑货车,拉就业、促贸易。津巴布韦烟草、农业、建材这些领域,中国企业也投了不少,帮着本地产业升级。 不是说没问题,矿业总有环境和劳工争议,但中企在津的项目大多合规,政府控股,社区参与。像萨比星锂矿,总统亲自考察,项目修了本地路、建了房,还搞社区发展。 高志凯回应时,就抓住了这点。他没急着怼人,而是用数据摆事实,说中国投资是互利共赢,不是单方面拿走。卡尔后来自己也承认,被误导了。一个月后,他回津巴布韦实地看,议会大楼办妇女创业会议,锂矿区工人操作设备,培训班上年轻人学电路。这些亲眼所见,让他发视频道歉,说中国项目是帮发展,不是抢资源。 视频一发,非洲网友分享自家故事,有人说中方医生治疟疾,有人说工程师教修路。质疑声当然有,说他被收买了,可卡尔回得直白:我用眼睛看,用脑子想。
这下出名了!不止中国,全世界都知道了!高志凯在BBC、天空新闻等西方媒体上与
【134评论】【154点赞】
张帆
非洲锂矿工人最低800美元工资,国内都没这么高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