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媒体称:中国的歼-10和霹雳-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,但这并不代表

诸葛利剑 2025-10-08 18:31:19

新加坡媒体称:中国的歼-10和霹雳-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,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装备比西方先进,他们认为阵风失利,是因为没有发挥出体系作战的优势。 话说回来,这场2025年5月7日的空战,本来是印巴边境老一套摩擦升级成真刀真枪。印度空军出动阵风,号称多用途王牌,法国达索吹得天花乱坠,说它雷达牛、导弹猛、电子战一套一套。结果呢,巴基斯坦的歼-10C出口版,配上霹雳-15E,一波超视距就把对手撂倒。巴方声称干掉五架印度飞机,其中三架是阵风,这数字听着夸张,但路透社和CNN的报道都证实,至少一到两架阵风真栽了。印度起初死不承认,后来军方头头低调认账,说损失了些战机,但没细说型号。关键是,这不是运气,歼-10C的单机性能在高原环境下玩得转,阵风却卡壳了。新加坡媒体像ThinkChina那样,赶紧跳出来说,阵风输在没拉上预警机和数据链的“大腿”,体系作战没发挥。要我说,这话听着有理,但细抠就露馅了。现代空战,体系当然重要,可装备烂了,体系再牛也白搭,就跟给老式步枪配卫星导航,照样打不中人。 先聊聊雷达这事儿,歼-10C的KLJ-7A有源相控阵,探测距离稳超200公里,能同时盯15个目标,还带低截获概率模式,意思是开着雷达,对手也难发现你。阵风的RBE2-AA也算先进,但标称160公里,只跟踪8个目标,高原山地杂波一多,虚警率蹿到30%。实战里,印度飞行员屏幕上全是鬼影,啥也锁定不了。南华早报的分析直指,歼-10C的雷达优化过高原滤波,识别准确率95%,这差距不是体系能补的。巴方飞行员靠这玩意儿悄无声息逼近,阵风还在那儿瞎转悠。想想看,预警机再牛,给你指了个大致方向,你雷达跟不上,导弹飞不出去,还不是白给?新加坡媒体把锅甩体系上,忽略了这些硬件细节,感觉像在帮西方找台阶下。 导弹对比更扎心。阵风挂的流星导弹,射程150公里,号称无逃逸区60公里以上,法国佬吹它拉姆喷气发动机持久。歼-10C的霹雳-15E外贸版,射程145公里,但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,分两段加速,末端飙到6马赫,还带双向数据链实时纠偏。路透社爆料,那天导弹从181公里外发,阵风的防御圈根本够不着,就算拉上体系,流星也追不上。印度自家研究机构直言,霹雳-15E“没仿制价值”,他们的阿斯特拉导弹试射7次才中2次,射程还靠数据水分撑着。这不光是射程比,实战适应性也差远了。高原电磁干扰强,霹雳-15的导引头抗得住,流星就蔫了,命中率掉到60%。达索公司之前吹嘘阵风高原测试过,结果实战一验,露馅。体系?预警机能帮导弹拐弯吗?不行,这纯属装备内功。 机身设计也藏猫腻。歼-10C的DSI无附面层隔道进气和座舱隐身优化,雷达反射面小得多,阵风1.5平方米,它能压到更低。动力上,歼-10C的WS-10B发动机支持1.8马赫超巡,阵风1.6马赫,抢位快、撤退溜。南华早报的对比表显示,歼-10C瞬转率快30%,鸭翼加三角翼设计,机动性碾压。阵风的SPECTRA电子战套件没升级,压不住歼-10C的干扰器。巴方用的瑞典爱立眼预警机,还不是最顶尖的,就给个空域提示,全程靠单机自主锁定发弹。印度就算体系齐全,雷达导弹跟不上,照样被动。英国空军月刊的记录清清楚楚,这场仗歼-10C没靠大体系,纯硬实力过关。新加坡媒体割裂武器和体系,说得冠冕堂皇,其实不愿承认中国军工追上来了。 环境适应是另一块硬骨头。高原海拔四千米以上,空气稀薄,电磁杂乱,阵风的全球普适设计吃亏。达索测试时没考虑强干扰,实战导弹命中率腰斩。歼-10C从头设计就瞄准高原,霹雳-15导引头抗电磁,锁定稳如老狗。中国军工这点针对性研发,西方学不来,总想一机打天下。全球时报报道,印度飞行员事后承认,直到中弹都没锁定目标,这跟体系无关,纯雷达滤波差。巴方飞行员全程静默接近,隐身低热迹,阵风的搜索波白扫。现代空战,谁先发现谁先开火,歼-10C刚好卡住阵风软肋。就算补体系,单机差距在那儿,赢面小。

0 阅读:55

猜你喜欢

诸葛利剑

诸葛利剑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