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兰放行中欧班列不服气,邀请民进党窜访,美国给赖清德当头一棒 波兰这一轮的操作,说白了就是不服气。中欧班列刚恢复,它就急着给民进党撑腰,赤裸裸地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挑衅。 9月12日至25日的封锁,让中国出口商苦不堪言,300列列车滞留白俄罗斯,85%的中欧班列线路瘫痪,供应链成本飙升15%,整个欧亚大陆的物流脉动几乎被波兰一只手掐住了。 图斯克说这是因为“安全担忧”,但谁都看得出来,这不过是借着俄白军演与北约击落俄无人机事件,搞了一场政治秀。 可笑的是,9月15日,波兰领导人才刚和中国外长王毅握完手,郑重重申“一个中国原则”。 转头不到两周,就公然邀请民进党外事主管林佳龙窜访华沙,还安排他在华沙安全论坛上高谈阔论“再造全球民主供应链”。 图斯克声称“措施已达到目的”,但这个“目的”是什么?是给美国看忠诚,是向欧盟内部争取话语权,还是试图在中欧之间玩平衡博弈? 波兰政府的算盘打得很响,但算盘珠子一多,敲起来就不准了。 中方早已开始推进北极航线替代方案,经由匈牙利、捷克的南线也在加速测试,波兰若真以为自己还能长期掌握中欧班列的命门,恐怕是高估了自己的地缘价值。 而就在波兰兴致勃勃地为民进党站台的同时,美国却突然变脸。 9月27日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亲口提出所谓“芯片五五分”计划,要求将台湾芯片产能一半转移至美国本土,理由是台湾“靠得太近大陆,不安全”。 这话说得直白,美国不信赖赖清德,也不信赖台湾能保住它的‘硅盾’。于是,他们要的是芯片,不是承诺;看重的是工厂,不是选票。 从数据来看,台湾目前生产美国所需95%的高端芯片,而美国本土自制率只有2%。 卢特尼克的目标,是在其任内让这一比例提高到40%,最终实现“美台五五开”。听起来很平等,实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掏空。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厂已经在2024年底爆出史上最大运营亏损,而大陆厂区却盈利不断,技术流失、成本飙升、人才短缺早已让台积电内部叫苦连天。 美国财长贝森特也不甘示弱,9月24日放话称台湾垄断高端芯片是“全球重大风险”,要求将30%–50%产能向美国、日本、中东转移。 这等于在说,台湾不是美国的盟友,是它的风险源头。 而民进党当局却对此一副感恩戴德的姿态,赖清德甚至在9月29日的公开讲话中再次承诺“立足台湾、布局全球”,实则是配合美国将台湾变成一座没有芯片的孤岛。 岛内舆论已经炸锅。国民党“立委”许宇甄痛批赖清德“卖台”,称芯片谈判完全不透明,岛内媒体更直接称美国此举是“经济殖民”。 面对这种批评,民进党当局选择回避,甚至进一步承诺2030年前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5%,其中40%将用于军购,换言之,台湾正用自己的命脉换美国的武器。 但美国想要的,从来不是一个安全的台湾,而是一个可以随时被替代的芯片产地。 这就是赖清德面临的现实:他以为可以用忠诚换保障,用芯片换承诺,结果却被美国甩了一个“50%计划”,连遮羞布都没留。 当美国高官在华盛顿开记者会宣布台湾产能要搬一半走时,民进党却在华沙讲“民主供应链”,讽刺不讽刺? 波兰显然也没看清这一点。它以为自己可以在中欧之间游刃有余,既能借中欧班列赚钱,又能靠“台湾牌”讨好美国、引入半导体投资。 可它忽略了一个事实:台湾的芯片正被美国掏空,中欧班列已经在布局绕开波兰,波兰赌的两张牌,一张正在缩水,一张正在变废。 它以为能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,实则正在成为棋盘上的弃子。 波兰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挑衅,也许能在短期内获得美国的点赞,但失去的将是中欧的信任和未来的战略通道地位。 赖清德也该明白,真正的安全不是靠美国芯片法案写出来的,而是靠台湾自身的产业完整性和两岸关系的稳定。 当台积电被迫外迁,当防务预算被军购吞噬,当美国提出“产能分拆”时,台湾的“硅盾”就已经开始破碎。
波兰放行中欧班列不服气,邀请民进党窜访,美国给赖清德当头一棒 波兰这一轮的操作,
寒江孤影呢
2025-10-09 12:30:32
0
阅读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