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再拒收,就断供!”波音CEO凯利・奥特博拉的一句威胁本想给中国市场施压

古今知夏 2025-10-09 22:00:50

“中国再拒收,就断供!”波音 CEO 凯利・奥特博拉的一句威胁本想给中国市场施压,没成想却成了 “自曝家丑”。这场 “威胁闹剧” 彻底暴露了波音的外强中干,也撕开了全球航空格局改写的序幕。 4 月 19 号这天,第一架波音 737 MAX 降落在舟山工厂。机身的蓝色涂装还亮闪闪的,连迎接的工作人员都没来得及多聊几句,这架飞机就接到了 “返航” 指令。没过两天,第二架一模一样的飞机也跟着原路返回,甚至在关岛中途加油的流程都没差。 要知道,舟山工厂是波音特意在中国建的 “海外独一份” 基地,专门给中国航司的飞机装内饰、喷油漆,就是为了拉近关系、省点运输成本。 现在倒好,精心搭的 “交付戏台” 没人看,两架飞机空跑一趟,连工厂的停机坪都显得空荡荡的,透着一股尴尬。 更打脸的是奥特博拉那番 “断供” 的大话。他对着媒体嘴硬说 “不影响公司复苏”,可财报数据早就把真相摆出来了:2024 年波音亏了 140 亿美元,2025 年每个月还在烧 8 亿美元现金。 而中国市场之前一直撑着波音四分之一的销量,未来 20 年全球五分之一的飞机需求都来自中国 — 算下来就是 8000 多架订单,这可是波音的 “救命钱”! 现在波音官网还挂着 130 架要交给中国的飞机订单,瑞丽航空 42 架、南方航空 30 架、海南航空 28 架。这些飞机堆在那儿,多放一天,波音的财务压力就大一分。 偏偏马来西亚航空还凑过来补刀,说 “愿意接手这些飞机”, 这不明摆着告诉全世界:波音的飞机有人要,但中国真不缺你这一家。 波音到现在都没搞明白,现在的中国,早不是只能 “被动买飞机” 的角色了。 很多人不知道,中国有 35 家企业早就嵌进了波音的供应链里。不管是 737 MAX 的机身零件,还是 787 客机的起落架舱门,甚至发动机上的精密组件,不少都是 “中国制造”。 奥特博拉说 “停止为中国制造”,根本就是没睡醒:真要是断了合作,波音至少要花 18 个月才能找到替代供应商。这期间,空客早就抢着跟中国合作了,哪还轮得到波音缓口气, 更重要的是,中国现在敢 “拒收”,靠的是手里有了 “话语权”。 2018 年波音 737 MAX 出了两起致命事故,中国是第一个宣布停飞的国家,也是最后一个恢复接收的。为啥?因为中国民航局,不再光听美国 FAA的了。 以前波音说 “这飞机安全”,大家就默认没问题;现在中国要自己查航电系统、验应急程序,不合格就坚决不收。这次待交付的飞机,就是卡在了 CAAC 的安全验证上 — 波音想蒙混过关,门都没有。 这边波音还在闹笑话,中国商飞已经悄悄 “追上来” 了。截至 2025 年 3 月,中国自己的大飞机 C919,订单量已经突破 1300 架。国航、东航这些主流航司还在追加订单,连东南亚的航司都来打听采购的事。 要说这,C919 比波音 737 MAX 省油 15%,还能根据中国的航线特点定制内饰和设备。中国航司现在有了 “自家选项”,哪还非得盯着波音买? 现在中国商飞已经在西安、成都建了新的生产线,目标是 2026 年一年造 150 架飞机。波音还在为 “断供” 的话嘴硬的时候,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已经开始抢市场了。 奥特博拉到现在可能都没想明白,“断供中国” 根本不是威胁,而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。

0 阅读:55

猜你喜欢

古今知夏

古今知夏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