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超级大铜矿拒绝中方,澳洲力拓欣喜接盘后,被接下来一幕整懵了! 位于蒙古南戈壁省的奥尤陶勒盖铜矿,确实是块埋在戈壁里的“超级蛋糕”,铜储量足足有3110万吨,能排到全球第六,黄金储量1328吨,白银更是多达7600吨,整个铜矿带面积比乌兰巴托市区还要大,当初谁都知道拿下它相当于握住了半个世纪的资源话语权。 早些年中国企业就盯着这块肥肉,多次带着诚意去谈合作。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,每年光进口铜就得花上千亿美元,能把这么大的铜矿攥在手里,不管是稳定供应链还是控制成本,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 可蒙古那边却犯了嘀咕,一边看着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眼馋,一边又被所谓的“第三方平衡”心思牵着走。加上有些外部势力在旁边吹风,说什么“别把资源全绑在中国一棵树上”,最后蒙古硬是咬着牙,把奥尤陶勒盖铜矿的主导权给了澳洲力拓集团。 力拓当时接到消息,那叫一个欣喜若狂。要知道力拓本身就是全球矿业巨头,手里握着不少优质矿场,但像奥尤陶勒盖这样储量大、品位还不错的铜矿,还是相当少见的。他们立马拍板,砸下几十亿美元成立专项团队,还高调宣布要在五年内把这里打造成全球TOP5的铜矿生产基地。 可没等力拓的庆功酒喝完,麻烦就找上门了。首先是基础设施的问题,奥尤陶勒盖铜矿地处戈壁深处,离最近的铁路线都有两百多公里,更别说像样的公路和电力设施了。力拓原本计划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拉一条输电线路过来,结果一算成本,光架线就得花12亿美元,还得修两百多公里的公路配套,这一下就把初期预算给超了近三成。 更头疼的是水资源问题。铜矿开采需要大量用水,戈壁地区本身就缺水,附近唯一的水源是几百公里外的色楞格河。力拓想跟蒙古政府谈取水许可,可蒙古那边却卡了壳——当地牧民担心过度取水会影响草原生态,纷纷抗议阻挠,政府只好把审批流程一压再压。力拓派去的谈判团队跑了十几趟,愣是没拿到正式的取水文件,工地只能靠临时打井供水,每天的水量连开采需求的一半都满足不了。 紧接着,运输难题又给了力拓当头一棒。铜矿开采出来后,得运到港口才能出口,可蒙古本身没有出海口,要么走中国的天津港,要么走俄罗斯的海参崴港。力拓一开始想避开中国,打算跟俄罗斯合作走海参崴,结果一算账,从铜矿到海参崴的陆路距离超过两千公里,还得经过好几个边境关卡,每吨铜的运输成本比走中国路线高出80美元。 这还不算完,俄罗斯那边的铁路运力也有限,旺季的时候得排队等半个月才能装上车。力拓没办法,只好回过头来跟中国谈运输合作,可这时候主动权已经不在他们手里了。中国的物流公司提出,要走天津港可以,但得用中国的铁路标准改造蒙古境内的支线,还得优先满足中国企业的铜采购需求,力拓咬着牙答应下来,又额外花了3亿美元改造铁路接口。 更让力拓懵的是,蒙古政府突然变卦,提出要重新谈判矿权分成协议。原来蒙古当初跟力拓签的协议里,约定蒙古政府占股34%,力拓占66%,可后来蒙古经济下滑,财政吃紧,就想把自己的股份提高到51%,还要求力拓每年多交15%的资源税。力拓自然不愿意,双方一谈就是大半年,工地只能断断续续开工,原本计划的投产时间一推再推。 这时候国际铜价又来添乱,从力拓接盘的时候到现在,国际铜价跌了近20%,原本测算的每吨利润直接少了120美元。力拓内部算了笔账,要是按照现在的成本和铜价,这个项目至少得亏五年才能回本,之前吹的“五年进TOP5”的牛,现在连提都不敢提了。 反观中国这边,早就没把宝全押在奥尤陶勒盖铜矿上。这几年中国企业在南美、非洲拿下了好几个大型铜矿,比如在秘鲁的拉斯邦巴斯铜矿,储量比奥尤陶勒盖还多500万吨,而且已经建成投产,每年能给中国供应180万吨铜。在赞比亚的谦比希铜矿,中国企业还配套建了冶炼厂,直接把铜精矿加工成电解铜再运回国内,成本比从力拓手里买成品还低。 蒙古政府这时候也后悔了,看着力拓陷入困境,自己没拿到多少好处,反而错失了跟中国合作的机会。要知道当初中国企业谈合作的时候,不仅愿意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,还承诺帮蒙古建配套的加工厂,让蒙古能从铜矿加工中赚更多钱,可蒙古当时没珍惜。现在蒙古想重新找中国谈,可中国这边已经有了更稳定的货源,态度自然也就没那么积极了。
必和必拓火速服软绝非傻,这波妥协藏着顶级算计!表面看是被迫接受30%人民币结
【23评论】【28点赞】
用户88xxx888
蒙古这帮野蛮人,就不能给它们好脸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