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现象反映出高速免费政策在执行细节与技术配套上的双重矛盾。 从规则逻辑看,

正能量的沙滩 2025-10-10 00:01:27

这一现象反映出高速免费政策在执行细节与技术配套上的双重矛盾。 从规则逻辑看,“以出口时间判定是否免费”的政策本身存在漏洞——它只关注终点却忽略行程的连续性,导致车主为了“卡点”被迫在深夜冒险驾驶,像魏先生跨省狂奔、陈先生因8秒多付500元,本质是规则设计把“省钱”变成了一场与时间的竞速博弈。 从技术层面,我国高速收费系统的滞后性也很明显。日本、德国早已采用电子标签+GPS的路段计费模式,能精准拆分行程费用,而我国仅在浙江小范围试点,全国仍沿用“出口一刀切”的老办法。这种技术代差让车主只能靠“卡点”钻规则空子,也催生了深夜收费站的拥堵与安全隐患,去年国庆三车追尾就是惨痛案例。 说到底,大家争的不只是几百上千的费用,更是对规则透明性、技术公平性的期待。交通部计划2026年更新系统,若能真正实现按实际行程计费,或许才能让车主从“熬夜踩油门”的博弈中解脱出来,让高速免费政策回归“便民”的初衷。

0 阅读:91
正能量的沙滩

正能量的沙滩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