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被我说中了! 俄罗斯突然宣布: 10月8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,俄罗斯联邦委员

红楼背疏影 2025-10-10 11:56:13

果然被我说中了! 俄罗斯突然宣布: 10月8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,俄罗斯联邦委员会(议会上院)当天宣布批准俄同古巴、多哥签署的政府间军事合作协议,协议将在普京总统签署后正式生效。俄国家杜马副主席诺维科夫说,这使俄古关系回归苏联时期传统。 多哥的参与更具象征意义,这个西非国家在苏联时期曾是其在几内亚湾的重要支点,如今协议规定俄海军舰艇可在洛美港进行补给。俄海军总司令叶夫梅诺夫曾直言:“重返非洲海岸线,是恢复全球海军存在的关键一步。” 多哥的军事价值在于地理位置。洛美港距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仅200海里,而后者正成为美国在几内亚湾的反潜前哨。俄军在此立足,可直接监控美军在非洲司令部的海上行动。 白宫对此次协议的表态异常谨慎,仅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示“密切关注”。这种低调反应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的强烈姿态形成鲜明对比,反映美国对两线作战的顾虑。当前美军力量同时分散在乌克兰战场和亚太地区,难以对加勒比海方向作出过度反应。 更现实的是军事平衡变化。美国南方司令部的主要基地位于佛罗里达州,其F-22战机能在20分钟内抵达古巴上空。但该司令部2025年预算报告显示,其主力战机完好率仅65%,且缺乏足够的空中加油机支持持续巡逻。 巴西外交部匿名官员透露,卢拉政府正紧急评估该协议对南美安全的影响。阿根廷米莱政府则保持沉默,因其正寻求俄罗斯的化肥供应。这种分化反应,折射出拉美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抉择。 更深远的是区域组织立场,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阿尔马格罗的声明回避直接批评,仅呼吁“尊重区域和平”。这与该组织以往对委内瑞拉的强硬态度形成反差,显示美国在自家后院的影响力衰减。 多哥协议可能改变萨赫勒地区安全架构。布基纳法索、马里等军政府国家已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合作,如今西非沿海国家倒向莫斯科,将形成内陆-沿海联动的俄式安全网络。 法国驻军正面临战略挤压,其在科特迪瓦的基地距洛美仅400公里,但巴黎方面表示不会增兵。马克龙政府更关注国内选举局势,无力在非洲开辟新战线。 克里姆林宫此举意在破解封锁困局。乌克兰战争使俄黑海舰队活动受限,而古巴基地可使俄海军从大西洋方向牵制北约。更精妙的是时机选择:正值美国大选前夕,政治纷争使华盛顿难以快速反应。 能源合作是隐藏王牌,俄罗丝石油公司与古巴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墨西哥湾油气勘探协议,这种经济合作可为军事存在提供合法外衣。 中方对此协议持谨慎欢迎态度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“理解各国安全合作需求”,但强调应遵守联合国宪章。这种表态既避免直接支持引发美国反弹,又暗中认可对美牵制价值。 更务实的是经济联动,中国是古巴第一大贸易伙伴,俄古军事合作可能提升古巴安全环境,有利于保护中国在加勒比地区的投资。但中国也需避免被卷入美俄直接对抗。 协议附件显示,古巴将获得俄制“铠甲-S1”弹炮合一系统,用于保护关键基础设施。多哥则可能获得“猎人”无人机技术,增强其反恐能力。作为回报,俄军将获得热带作战训练场地,弥补其海外训练设施的不足。 更关键的是情报共享,古巴拥有对美国东南部出色的信号监听条件,而多哥可监控几内亚湾航运。这些情报对受制裁的俄罗斯而言价值连城。 俄方此次刻意避免重蹈1962年覆辙。协议明确排除进攻性武器部署,重点放在后勤保障与训练合作。这种克制既避免触碰美国红线,又实现战略存在。 更聪明的是法律包装。协议援引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第87条“公海自由原则”,为军事合作提供国际法依据。俄外交部法律司长曾参与起草,显示其精心设计。 该协议可能推动新形态的“有限对抗”。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全面对峙,当前大国竞争更注重成本控制。俄罗斯选择在美国传统势力范围进行低成本试探,而美国可能以强化哥伦比亚军事存在作为回应。 更深远的是规则改写。此次协议开创了“危机时期大国势力范围再划分”的先例,未来中国在太平洋岛国、美国在中亚可能采取类似行动。 俄罗斯用一份军事协议,在纽约时报广场投下影子炸弹。当美国专注于乌克兰战场和亚太布局时,莫斯科巧妙地在战略盲区开辟新战线。这种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策略,体现当代大国博弈的精髓——不在对手预设战场硬拼,而是在其软肋实施精准牵制。加勒比海的波澜提醒世界:全球战略平衡正在以更复杂的方式重构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 信息来源:俄联邦委员会批准俄分别同古巴、多哥的军事合作协议 环球网2025-10-09 06:46北京

0 阅读:117

猜你喜欢

红楼背疏影

红楼背疏影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