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家“野战军”入朝鲜:在国内时难以评比,一打美军就能看出谁更出色?[无辜笑] 1950年10月19日夜晚,第一批志愿军部队悄然渡过鸭绿江,这支由各野战军精锐组成的队伍,即将面对一场全新的考验,此前在国内战场上,四野打东北、三野攻华东、二野跃进西南、一野守西北、华北野战军护京畿,各自对手不同,很难横向比较实力,但朝鲜战场改变了这一切,所有部队都要面对同一个对手:武装到牙齿的美军。 美军第8集团军拥有坦克800余辆、火炮1200门、作战飞机1100架,相比之下志愿军入朝初期几乎没有坦克和飞机,火炮数量不足敌军三分之一,这种装备差距下的较量,反而让各部队的真实战斗力显露无遗。 1950年11月1日凌晨,39军116师在云山打响入朝第一仗,他们用3个小时突破美军骑1师防线,歼敌2000余人,缴获坦克28辆,这一战让美军意识到,他们遇到的不是朝鲜人民军那样的对手。 随后的松骨峰阻击战,38军112师335团1营在零下20度的山头坚守两天两夜,美军动用飞机30多架次轮番轰炸,投下500磅炸弹上百枚,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冻僵后仍保持射击姿势,这一幕连撤退的美军都为之震撼,此战后38军获得“万岁军”称号。 40军在第五次战役中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穿插作战,他们在一夜之间徒步行军72。5公里,切断了美军退路,歼灭韩军第6师大部,这次行动的关键在于速度,比预定时间提前5小时到达,让敌人的增援计划完全落空。 1950年11月27日,长津湖地区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,20军59师177团在水门桥以南设伏,等待美陆战1师,战士们在雪地里潜伏了七个小时,许多人因冻伤失去战斗力,但阵地纹丝不动,当美军车队进入伏击圈,战斗只持续了20分钟就结束了。 27军在新兴里围歼了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,这支敌军有坦克、装甲车和强大火力支援,但27军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术,用三天时间把敌人切成几块逐个消灭,战后统计全歼敌军3100余人,缴获火炮100余门。 1952年10月14日,上甘岭战役打响,敌军集中11个团的兵力,300余门火炮,向3.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了190万发炮弹,12军45师134团8连坚守597.9高地,24天里打退敌人900多次进攻,阵地上的土石被炸松1—2米深,山头被削低近两米。 这场战役最激烈的时候,8连只剩下7个人还能战斗,连长张计发受伤后用牙齿咬掉断指继续指挥,战士胡修道一个人击退敌军40多次冲锋,打死打伤敌军280多人,上甘岭战役持续43天,敌军伤亡2。5万人,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。 1953年5月铁原防御战爆发,63军187师面对的是美军第7师和韩军第9师共5万余人,敌军有坦克120辆、火炮300门支援,每天向63军阵地倾泻炮弹3万余发,63军用13天守住了铁原,击毁敌军坦克14辆,击落飞机6架,歼敌1。5万余人。 一野19军1953年6月才入朝,赶上了金城战役,他们在西海岸配合其他部队作战,但由于到达较晚,主要承担巩固后方和警戒任务,没有参与大规模进攻作战,不过19军在后勤保障和阵地构筑上表现出色,为前线部队提供了稳固支撑。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,志愿军歼敌71万余人,其中美军39万,四野部队参战兵力最多,战果也最显著,歼敌约25万,三野部队虽然参战时间短,但在长津湖等战役中表现突出,歼敌约18万,二野部队在阵地防御战中发挥关键作用,歼敌约13万,华北野战军和一野参战部队较少,但在各自战场上都完成了任务。 战争结束后,38军成为集团军序列中的王牌部队,20军发展为快速反应部队,12军转型为山地作战部队,63军则成为重装部队,这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来的番号,后来都成为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。 回看这段历史,各野战军在装备劣势下与世界头号强国较量,用三年时间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。四野的机动能力、三野的意志品质、二野的坚韧防守、华北野战军的稳定发挥,共同书写了那段不寻常的岁月。 网友们敬佩不已: “四野绝对是天花板!38军万岁军不是白叫的,松骨峰一场仗就封神了,林总带兵确实有一手。” “三野才是真硬核,长津湖那种地狱模式都能扛下来,换别的部队早崩了,27军全歼美军团级部队,粟裕大将战术天花板。” “二野表示不服!上甘岭换别的部队真顶不住,12军硬是把美军打到没脾气,山地战老祖宗。” “华北野战军低调干活儿人设不倒,铁原阻击战牺牲太大,63军每个兵都是血肉长城。” “一野实惨,西北剿匪也是正事,要是彭老总带主力入朝,估计战绩还能往上飙。” “别争了,打美军都不是吃干饭的,每个野战军都是拼出来的番号,现在解放军不就是继承他们的魂?” 如果五支野战军全员满编参战,你觉得战绩排名会怎样变化? 官方信源: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
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,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,而最后下
【2评论】【1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