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熊猫]为啥中国不卖歼10CE给朝鲜呢?这么说吧,不是不想卖,而是不能卖。  

小加娱的史书 2025-10-10 19:23:53

[熊猫]为啥中国不卖歼10CE给朝鲜呢?这么说吧,不是不想卖,而是不能卖。   朝鲜空军如今还停留在上世纪的节奏里,主力机型大多是米格-21和米格-29,这些苏联老货已经服役几十年,零件短缺、维护成本高企不说,性能上早跟不上现代空战的需求。   在高强度对抗中,这些飞机面对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导弹的对手,生存空间小得可怜。   朝鲜不是没意识到问题,他们的空军近年来动作频频,试飞新机、调整编队,但更新换代的步伐始终慢半拍。   为什么?经济封锁是硬伤,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从2006年起层层加码,到2017年几乎封死了对朝出口渠道,包括军民两用物品和武器系统。   任何违反的举动都会招致国际制裁,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必须带头遵守,结果呢,朝鲜空军现代化成了镜花水月,他们只能靠自力更生或有限的二手货源勉强维持。   歼-10CE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,鸭式布局加上国产涡扇-10发动机,机动性强、航程远,还能挂载霹雳-15导弹,在中低空格斗和对地打击上表现均衡。   出口版定价亲民,大概每架8000万美元左右,远低于法国阵风的2亿多美元。   更重要的是,它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——比如在南亚那场边境摩擦中,巴基斯坦空军用它成功拦截对手,击落多架先进机型,这让全球军迷眼前一亮。   中国军贸这些年稳扎稳打,从早期出口歼-7到如今的歼-10CE,合作伙伴多是战略互补型国家。   巴基斯坦就是典型,他们有钱有技术基础,还能共同研发枭龙系列,合作起来互利共赢。   埃及、孟加拉国这些中东和南亚国家也排队咨询,印尼甚至在评估中频频点头。   为什么这些地方行得通?因为它们不触碰红线,交易透明,还能拉动中国产业链,从发动机到导弹,一条龙服务。   但轮到朝鲜,一切都变了调。   朝鲜外汇储备捉襟见肘,出口依赖矿产和劳动力,却被制裁卡得死死的,买24架歼-10CE,光飞机和配套导弹就得砸进去20亿美元。   这笔钱他们从哪来?援助?中国这些年对朝援助多是粮食和医疗物资,军援从来没上过台面。   联合国数据清楚显示,自2016年以来,中朝贸易额锐减80%以上,军工合作更是空白一片。   歼-10CE不是卖了就走,它需要飞行员培训、后勤体系和电子战集成,朝鲜空军现有几千飞行员,但熟练度低,模拟器和维护团队跟不上节奏。   引进先进战机后,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出事故,那责任谁担?   更别提潜在的风险:万一这些飞机被用于挑衅周边,国际社会矛头直指中国,这不光是经济损失,更是外交灾难。   中国对朝鲜的态度是“唇齿相依”没错,但不是无底线的纵容,朝鲜的核导计划和导弹试射,让东北亚局势如履薄冰,中国多次在联合国呼吁克制,就是不想让半岛变成火药桶。   卖歼-10CE看似加强防御,实则可能刺激美日韩军备竞赛,韩国已经在部署F-35,日本的F-15升级版虎视眈眈。   这不符合中国“防御性国防”的原则,我们的军贸从来不搞“扩散”,只选那些能稳定地区的伙伴。   巴基斯坦买歼-10CE,是因为它平衡了印巴力量,避免了单边倾斜;朝鲜买了呢?可能直接点燃新一轮军备轮回。   中国这些年推动“一带一路”,军贸也是工具之一,用来织网,而不是添乱,朝鲜如果真想现代化空军,得先在外交上松绑,化解核阴影,否则先进武器只会加剧孤立。   当然,这事儿还有更深层的国际逻辑,西方国家对华军售总戴着有色眼镜,指责“威胁论”,但中国出口的战机多用于维护主权,从没卷入侵略,相比之下,美国的F-16卖遍全球,却常被用于热点冲突。   中国选择性出口,正是对这种双标的反击——我们卖给谁,得看谁能让世界多点和平。   朝鲜空军落后不是一天两天,但路径得对头:或许从经济重建入手,逐步融入区域合作,而不是一味军事对抗。

0 阅读:0
小加娱的史书

小加娱的史书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