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港岛山顶道1号,这座市值超5.6亿港元的超级豪宅,近日因一桩命案被推上风口浪

夏日朗晴 2025-10-10 19:34:46

香港港岛山顶道1号,这座市值超5.6亿港元的超级豪宅,近日因一桩命案被推上风口浪尖。10月8日清晨7时35分,31岁菲律宾籍女佣在房内吊颈轻生,警方到场后确认其当场死亡。这座曾被金庸夫妇居住11年、如今业主为“重庆李嘉诚”张松桥的顶级物业,因这起事件被地产代理列入“凶宅”名单,或成全港“最贵凶宅”。 豪宅背后的百年浮沉 山顶道1号的历史,堪称一部香港楼市与名流更迭的微缩史。其地块最早属美国领事馆,1981至1983年香港楼市低迷时,领事馆低价出售五幅地皮套现,山顶道1号以2400万港元售予本地富商。1985年,武侠小说家金庸与妻子林乐怡以1200万港元购入,尽管坊间传言其因门前直冲大路的风水问题犹豫,但最终在高人指点下入住。11年后,金庸以1.96亿港元转售给品质国际主席李同乐,后者计划推倒重建却因1997年金融风暴搁置。2004年,张松桥以1.38亿港元接手,如今这座占地1.4万平方呎的独立屋,呎价轻松突破10万港元。 豪宅标签下的生命脆弱 这起命案最刺痛公众神经的,是“顶级豪宅”与“轻生悲剧”的强烈反差。清晨7点的山顶道,本应是富人区最安静的时刻,却因一条生命消逝而蒙上阴影。警方未在现场发现遗书,死因仍在调查,但舆论已将矛头指向豪宅背后的“孤独经济”——雇主与外籍家佣共处一室,却共享着最疏离的关系。这种“物理亲近,心理疏离”的状态,在高压的香港社会并非个例。数据显示,香港外籍家佣抑郁率高达37%,而雇主对心理健康的忽视率超过60%。 凶宅标签下的市场博弈 根据香港地产行业惯例,“凶宅”虽无官方名册,但会被代理自行标注并打折出售。2023年北角一套豪宅因住客烧炭轻生,次年挂售价1600万港元,较市场价低近六成。山顶道1号若进入二手市场,价格波动注定成为焦点。但更值得深思的是:当一套豪宅因悲剧被贴上标签,买家真正抗拒的究竟是“价格”,还是“心理阴影”?毕竟,5.6亿的资产价值或许能通过时间修复,但一条生命的重量,永远无法用金钱衡量。 从个体到社会的集体反思 这起事件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香港社会的两极割裂:一边是山顶道1号这样的财富象征,一边是普通人对心理健康的集体焦虑。2025年7月,香港荃湾悦来酒店曾发生一家四口命案,37岁男子因抑郁症带走妻儿后坠楼,暴露出移民压力与心理疾病的双重困境。而此次豪宅命案,再次将“成功人士的孤独”推上台面——当社会过度聚焦物质成就时,是否正在忽略那些“沉默的崩溃”? 山顶道1号的风水传说或许会随时间淡去,但31岁女佣的生命消逝,不该成为豪宅传奇中的一句注脚。当我们在讨论“最贵凶宅”时,或许更该思考:如何让“家”真正成为承载温暖的地方,而非财富的囚笼?毕竟,再昂贵的砖瓦,也抵不过一个会呼吸的生命。 互动话题:你认为“凶宅”标签是否应该被市场淡化?当物质与精神需求冲突时,我们该如何平衡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 (案例来源:看看新闻Knews)

0 阅读:152
夏日朗晴

夏日朗晴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