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“啃老”?支持是纵容,拒绝才是真负责!别用“爱”养出巨婴 在“父母帮衬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”的道理越来越清晰的今天,还在纠结是否支持孩子“啃老”,本质上是把“溺爱”当“关爱”,把“纵容”当“守护”。我的态度很明确:坚决拒绝“啃老”,但要分“情况”给“方法”,别让拒绝变成“断供式抛弃”,也别让支持沦为“无底洞式喂养”。 先戳破一个误区:很多父母觉得“孩子刚毕业/创业难,帮衬几年怎么了?”可现实是,“几年”往往会变成“一辈子”。我邻居家儿子,毕业时说“先住家里,找工作稳定了就搬”,结果父母不仅管吃管住,还每月给2000块零花钱,如今32岁了,工作换了十多份,每份都超不过半年,理由永远是“太累”“老板不好”,反而在家打游戏、点外卖理直气壮——这哪里是“帮衬”,分明是把孩子养成了“寄生在家庭里的巨婴”。真正的“帮”是授人以渔,不是授人以鱼;“啃老”的核心问题从不是“缺钱”,而是孩子失去了“独立生存的勇气和能力”,而父母的支持,恰恰掐灭了他们主动成长的火苗。 再说说“拒绝”的正确打开方式:不是一上来就说“家里没钱,你自己想办法”,而是先划清“责任边界”。比如孩子毕业找工作,父母可以帮着分析行业趋势、修改简历,但不能托关系走后门找工作,更不能说“找不到工作就回家,爸妈养你”;孩子要买房,父母可以拿出积蓄帮着凑首付(前提是自己有余力,且明确这是“借款”不是“赠予”),但不能连月供都包揽,更不能卖掉自己的养老房去满足孩子的“刚需”。去年我同事女儿要在一线城市买房,同事夫妻拿出50万积蓄,跟女儿说“这是我们的养老钱,算借你的,你按银行利率慢慢还”,如今女儿不仅努力工作还房贷,还经常主动关心父母的生活——这种“有边界的帮助”,既没让孩子觉得“父母不管我”,也没让她产生“父母的钱就是我的钱”的错觉,反而激发了她的责任感。 最该警惕的,是“道德绑架式啃老”。有些孩子会说“你们不帮我,就是不爱我”“别人爸妈都能帮,就你们不行”,甚至用“不结婚”“不生孩子”要挟父母。遇到这种情况,父母更要硬气:“爱你是希望你能独立生活得好,不是让你把我们当提款机;别人的父母是别人的,我们的能力和底线就在这,你要走的路,最终得自己走。”去年有个新闻,60岁的老两口被儿子逼着卖唯一的住房帮他还赌债,老两口最终选择报警,虽然暂时“得罪”了儿子,但保住了自己的养老保障,也让儿子彻底醒悟——有时候,“狠心”一点,才是给孩子“回头”的机会。 其实,父母对孩子的终极期待,从不是“孩子永远依赖自己”,而是“孩子能比自己过得好,还能反过来护着自己”。拒绝“啃老”,不是不关爱,而是用更长远的方式爱;支持“啃老”,看似是心疼,实则是害了孩子,也毁了自己的晚年。 你身边有没有“啃老”的例子?如果是你,面对孩子的“啃老”要求,会怎么处理?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
孩子“啃老”?支持是纵容,拒绝才是真负责!别用“爱”养出巨婴 在“父母帮衬是
气象传播者
2025-10-10 21:20:51
0
阅读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