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预感 宗馥莉不会再翻身了 不是因为她没钱了,也不是因为她没有能力,而是老宗

英明果断雪梨 2025-10-11 05:37:24

有一种预感 宗馥莉不会再翻身了 不是因为她没钱了,也不是因为她没有能力,而是老宗走后,她的处境变得微妙 ​据第一财经报道,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辞职。消息一出,震惊全网。 宗庆后走后,其遗产问题掀起轩然大波。而他的长女宗馥莉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接管了公司。尽管宗馥莉想要接续父亲的传奇,将娃哈哈带上一个阶梯,却仍力不从心。 老宗在的时候,宗馥莉的“改革”再激进,也有个兜底的人。前几年她要砍掉“营养快线”的低端款,换成低糖配方,经销商闹到总部说“砸了我们吃饭的碗”,老宗直接把全国经销商代表叫到杭州,拍着桌子说“小宗改得对,你们要么跟着动,要么就别做哇哈哈的生意”。那时候她在会议室里跟老臣争数字化转型,哪怕吵得脸红脖子粗,回头老宗都会把她叫到办公室,递杯热茶说“别气,爸帮你理顺”。可现在呢?她想推“线上线下库存打通”,销售总监当着董事会的面就怼“你爸当年靠我们把货铺到乡镇小卖部,现在你想让电商抢我们的单?”没人再替她撑腰,连个打圆场的人都没有。 她接手的哪里是家公司,分明是个缠满利益的“老摊子”。老宗当年靠“联销体”把娃哈哈做起来,全国300多个核心经销商,跟公司绑了二三十年,不少人跟董事会里的元老沾亲带故。有次她想换掉几个长期压货、加价卖货的经销商,财务总监直接把报表甩在她面前“这些人每年给公司贡献15%的营收,动了他们,季度业绩完不成谁担责?”更别说那些跟着老宗从杭州罐头厂出来的老员工,看她的眼神就像看“外人”,她推行的KPI考核,有人当面应付,背后该摸鱼还摸鱼,她开会批评,人家就说“当年你爸在的时候,从来不用这些虚头巴脑的”。 宗馥莉不是没能力,她在国外读的商科,回来后做“娃哈哈英文版”,把AD钙奶卖到东南亚,第一年就赚了2000万。可到了总公司,她的本事却施展不开。去年她想成立“新消费事业部”,专门做年轻人喜欢的气泡水、代餐奶昔,预算报上去三个月,董事会才批下来一半,理由是“风险太大,先小规模试试”。结果等她的气泡水上市,元气森林早就占了半壁江山。有内部员工说,她那段时间天天加班到半夜,办公室里堆着各种竞品分析报告,可最后还是输给了“慢慢来”的老规矩。 遗产问题更是埋在她脚边的雷。老宗没走的时候,没明确把“联销体”的控制权交给她,现在几个跟着老宗起家的“叔伯辈”经销商,明里暗里跟她较劲,甚至私下里说“等她撑不下去了,我们再找老宗的其他亲戚谈”。她想把老宗的股份做个清晰划分,家里的亲戚又来掺和,有人要“给子女留份保障”,有人说“当年老宗创业我也帮过忙”,扯来扯去,半年都没理出个头绪。一边是公司里的老臣不配合,一边是家里的亲戚扯后腿,她就像被夹在中间的面团,怎么揉都不对。 其实她早该明白,娃哈哈的“传奇”是老宗一个人撑起来的——靠他的威望压着各方利益,靠他的人情拢着经销商和老员工。她想靠“制度”和“创新”接这个班,可在那些浸淫了几十年的利益关系面前,太不顶用。这次辞职,或许不是她输了,而是她终于看清:没有老宗的哇哈哈,早已不是她能“带上去”的地方。那些她想改的、想做的,终究抵不过一句“当年你爸不是这么干的”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0 阅读:364

猜你喜欢

英明果断雪梨

英明果断雪梨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