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70多岁的老头,突然站出来给国民党扔了颗“深水炸弹”。 2025年10月初,前国民党资深人士黎建南公开表态,只要郑丽文当选本届国民党主席,他将重返国民党,并推动确立“九一八共识”。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,曾在1999年因不满李登辉的“台独”行径而愤然离开国民党。如今他可能“归队”的消息,在岛内政坛和两岸舆论场引发了不小的震动。 黎建南此举,意在促使国民党正视历史责任。他提出的“九一八共识”包含两层核心含义。 一是明确承认国民党作为当时中国的执政党,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沦陷负有责任;二是主张抗战历史应从1931年开始计算,共十四年,而非国民党传统上强调的“八年抗战”。 黎建南认为,国民党过去刻意淡化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抵抗,是一种回避历史责任的行为。 他特别提到,如同杨靖宇将军那样的抗日英雄,早已在东北进行了英勇抵抗,这些事迹不应被遗忘。 黎建南选择在此时发声,与国民党即将于10月18日进行的主席选举紧密相关。 各方民调显示,前“蓝委”郑丽文目前以约30%的支持度处于领先地位,台北市前市长郝龙斌和国民党“立委”罗智强则分列二、三位。 郑丽文在两岸议题上展现了较为鲜明的立场,她公开表示“九二共识是国民党的生命线”,这种敢于明确表态的风格,吸引了许多希望国民党路线清晰化的党员和支持者。 黎建南的表态,实际上触及了国民党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核心困境:如何在两岸关系中定位自己。 过去国民党凭借“九二共识”与大陆开展交流,为台湾带来了诸如两岸直航、ECFA等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。 然而,近年来国民党在两岸论述上却出现了模糊和摇摆,试图同时迎合不同阵营的选民,结果反而导致其在2024年的“大选”和“立委”选举中遭遇重挫。 黎建南之所以看重郑丽文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两岸议题上“敢说真话,敢亮立场”的风格。 这与国民党内部分候选人仍在两岸议题上“绕圈子、打太极拳”形成了对比。 黎建南和许多深蓝支持者期盼的,是一个能带领国民党找回“根”的领导人,一个能坚守“九二共识”这一“定海神针”的掌舵者。 然而,黎建南的“归队宣言”也并非没有风险。国民党内部对于两岸路线的看法并非铁板一块,仍有相当比例的党员持观望态度。 即便郑丽文当选,如何整合党内不同的声音,平衡深蓝阵营与希望吸引中间选民的诉求,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 前“蓝委”蔡正元就疾呼,“再不团结就死翘翘”,强调了党内整合的紧迫性。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,黎建南提出的历史认知问题,其实超越了国民党内部选举的范畴。 它关乎如何客观、全面地看待抗战历史,如何评价所有为中华民族生存而战的人们,无论其所属党派。 这也提醒人们,历史的真相和民族的大义,不应被一时的政治策略或选举考量所遮蔽。 黎建南以古稀之年再次发声,无论其最终目标能否实现,都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国民党在历史认同和两岸路线上的困惑与挣扎。 他的举动,或许也能促使更多人思考,什么样的两岸关系才能真正符合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。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,来评论区聊聊吧。
国军抗日将领中,前后反差最大、最有争议的应该汤恩伯了。抗战前期,他稳居抗日名
【6评论】【5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