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律宾震了,华人慌了,海啸会来吗? 2025年10月10日上午九点四十三分,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菲律宾东达沃省外海。中国测出震级为七点四级,菲律宾本国报告是七点六级,这零点二级的差异看似不大,却也在当地民众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此次地震的深度仅十公里,属于浅源地震。要知道,浅源地震的能量释放更为集中,对地表的破坏力也更强,就像是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在近地面爆炸,最容易把房子砸坏。当地官方表示,从九点四十三分开始,到十一点四十三分之间,第一波海啸可能会冲过来。而达沃当地居住着几千个华侨华人,他们都是咱们的同胞,地震和潜在的海啸威胁,让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。 这处地方并非首次遭遇地震,它正好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,就如同一块夹在两块大地壳中间的饼干,时刻承受着来自两大板块的挤压。当地大部分房屋大多是木头加铁皮搭建而成,这种简易的建筑结构在面对强烈地震时,根本不堪一击。当地的预警系统主要依靠电和信号塔来运行,一旦停电就会失去作用。其实政府并非不想改善防震和预警设施,实在是资金短缺。该国人均一年赚不到三千五百美元,民众的收入大多用于维持基本的吃饭和看病需求,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搞防震工程。与之相比,日本和印尼也经常发生地震,但由于他们应对地震的经验丰富,建筑物的抗震标准高,房子结实,而且预警系统高效,能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发出警报。菲律宾并不是当地民众能力不足,实在是穷得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。 海啸是否会冲到中国呢?答案是有可能。震中距离海南有一千八百公里,从历史上看,六到八级的浅源地震,三小时就能让海啸赶到华南沿海。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,浙江和福建的海边水位就涨了二三十厘米,虽然没有闹出大事,但至少说明海浪真的能够传播过来。目前中国在西太平洋安装了不少监测设备,能够对海啸等灾害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测。然而,很多老百姓还是觉得这种事情不会轮到自己头上,甚至很多沿海城市连疏散路线都找不着,一旦真的发生海啸,后果不堪设想。 有人一出事就喊捐款,捐完就觉得算尽了责任。但实际上,钱真能解决根本问题吗?菲律宾房子破旧,电力供应不稳定,很多人不得不往外跑着打工,这背后其实是全球消费链在“掏空”他们。就拿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来说,里面的钴矿,说不定就是菲律宾工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用命挖出来的,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,拿命换钱,而我们却享受着便宜的商品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去年就指出,环太平洋地震比1980年代多了一半,而海底采气、钻探等活动,也一样样在晃动地壳,增加了地震和海啸发生的可能性。 其实,普通人能做的并不少。首先,可以查查自家是不是在地震带上,中国地震局官网就能提供相关信息。在家里备个应急包,放点常用药品,带个收音机,装几片净水片,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就能派上用场,别等真出事了才到处翻找物资。要教孩子地震来了就蹲下,躲到桌子底下,紧紧抓牢,千万别往楼梯跑,因为楼梯在地震时是最危险的地方。小区里可以组织一次逃生演练,这比发一百条蜡烛图要实在得多。此外,我们还应多留意中国和东盟如何联手做预警,支持本地自己研发的报警系统,提高整体的防灾减灾能力。 菲律宾这次地震,不是他们一家的事,地球在提醒所有靠海的人,别觉得灾难离你很远。你家楼下的地铁站,孩子上学的海边都可能是下一个预警圈。现在不做好准备,等浪打到脚边,再问早该怎么做,就已经晚了。
美国援助菲律宾彻底傻眼了菲律宾地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为美主义的忠实“旺财”
【42评论】【27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