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企业纷纷提出稀土申请后,印媒体称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! 目前多家印度供应商已

古今知夏 2025-10-12 16:50:50

印度企业纷纷提出稀土申请后,印媒体称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! 目前多家印度供应商已通过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,向中方有关部门提交了稀土出口申请。据印度媒体称中方给出了一个要求,就是不能把这些稀土产品流入美国。 这要求可不是随口说的。看看中方 2025 年 10 月刚升级的管制新规就懂了,含中国原产成分 0.1% 以上的稀土物项,都得拿许可。 尤其是能用到军工、半导体上的,审核卡得极严。美国 8 成以上的稀土都得靠中国,他们的 F-35 战机、精准导弹,哪样离得开高纯度稀土?中方这招,就是把供应链的 “安全阀” 拧得更紧了。 印度为啥这么急着要稀土?说穿了是自家日子过不下去了。莫迪喊了好几年 “印度制造”,新能源汽车厂建了不少,可电机用的钕铁硼磁铁,80% 都得从中国买。 塔塔汽车的高管最近愁得睡不着,重稀土库存跌破安全线,磁铁只够撑 72 小时,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。 更丢人的是,印度企业为了拿到货,居然动了歪心思。就在今年 7 月,30 份伪造的承诺书被中方当场识破。他们拍着胸脯说稀土只用于民用汽车,结果查出早打算转卖西方。这下好了,涉事企业直接被拉进 “黑名单”,这辈子都别想再从中国买稀土了。 印度总说自己有雄心,手握 690 万吨稀土储量,全球排第五,还搞了个 “国家关键矿产使命” 计划,喊着要建本土产业链。可雄心撑不起实力,才是最尴尬的事。 他们自己炼出的稀土,纯度最高才 82%。这玩意儿连最普通的磁铁都造不了,更别说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要求。而中国早就实现了 99.99% 纯度的量产,提纯度比印度高出一大截。 印度唯一的国营稀土厂,设备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,矿石回收率只有 60%,比中国差了整整 25 个百分点。 技术不行,产业链更是断成了节。从稀土分离用的萃取设备,到磁体烧结的精密工艺,印度一样都拿不出手。工程师们找不到最新技术资料,只能翻泛黄的苏联手册找办法。 电力供应时断时续,精炼厂动不动就停工;运输矿石的卡车常陷在烂泥路里,物流成本是中国的三倍。 之前印度还坑过日本。2012 年就跟丰田通商签了协议,让日本转移提纯技术,号称要供应 “印度产” 稀土。结果 13 年下来,日本花了大价钱,拿到的其实是印度从中国进口后换了标签的货。 今年 6 月,印度干脆撕了合同,说要 “保障国内供应”,把日本坑得生产线都快停了。 现在印度又想抱美国的大腿。他们加入了美国牵头的 “矿产安全伙伴关系”,还提议签关键矿产协议,想靠美国的投资突破技术瓶颈。 可美国自己都急得上火,他们的军工企业等着稀土救急,印度却连满足 10% 的需求都做不到。更讽刺的是,印度的稀土多是轻稀土,偏偏美国最缺的是能造武器的中重稀土,根本对不上号。 这局面说白了就是个死循环,印度要稀土救工厂,就得找中国;中国要保供应链安全,就得堵死流向美国的口子;美国想要稀土,可印度没那本事供应。印度夹在中间,一边喊着 “自主可控”,一边又得求着中国发货。 中方提的要求,其实就是面镜子。它照出了全球稀土格局的真相:不是看谁储量多,而是看谁能把矿石变成能用的材料,谁能把产业链攥在手里。中国手里的,是 9 成以上的精炼产能,是几百项核心专利,是从开采到制造的全链条能力。 印度的雄心值得说,但现实摆在这,建一座稀土厂要投几百亿卢比,审批就得拖五六年,就算一切顺利,规模供应至少要等 5 年。在这之前,他们还得乖乖守规矩。 这场稀土博弈里,从来没有 “天上掉馅饼” 的好事。印度想分一杯羹,先得想明白自己的位置。中方的规矩,不过是技术话语权最直白的体现 , 毕竟,能决定游戏规则的,从来都是手里有真本事的那一方。

0 阅读:187

猜你喜欢

古今知夏

古今知夏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