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国赞]1891年,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,孙寡妇看中了他,解开衣扣,掏出一块

韫晓生 2025-10-12 18:52:06

[中国赞]1891年,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,孙寡妇看中了他,解开衣扣,掏出一块腰牌给他:“你拿着,这样的话出入后院方便!”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,就是自己收留他的这一举动,成全了张作霖也成全了她自己。   (信源:百度百科——张作霖)   1891 年东北营口,寒风凛冽。16 岁的张作霖缩着脖子混在地主家短工中盯着窝头咽口水,他已连着三天来蹭饭。刚拿起窝头,就被几个壮汉围住,棍子即将落下时,一个清亮女声喝止:“住手!他还是个孩子!”   这个救了张作霖的女人,正是当地孙家的寡妇。谁也没想到,这场看似偶然的相遇,不仅让走投无路的张作霖活了下来,更让孙寡妇晚年得到了 “东北王” 的悉心赡养,一段善举成就了双向奔赴的缘分。   张作霖的早年,是被苦难裹着长大的。1875 年他出生在辽宁海城一个普通农家,祖父张发靠勤劳攒下些家业,却被父亲张有财败了个精光 —— 张有财嗜赌如命,十赌九输,家里常常揭不开锅。   14 岁那年,张有财因赌债被仇人打死,年少的张作霖咽不下这口气,拉着哥哥端着鸟铳就去找仇人算账,混乱中却误伤人家里的女仆。   官府很快上门缉拿,张作霖机灵躲开,哥哥成替罪羊。母亲倾尽家底保住哥哥性命,家却散了。16岁的张作霖背包袱闯荡江湖,乞讨到营口时饥寒交迫。他见地主家招短工,管家心善不点名,便天天踩饭点蹭饭,结果第三次被抓现行。   刚守寡不久的孙寡妇拦下壮汉。她本是娇养长大、读书女红皆通的姑娘,嫁入孙家后想安稳度日,可丈夫婚后半年病逝且无子嗣,她便撑起孙家家业。她看到蹲地瑟瑟发抖的张作霖,满眼怜惜,打量后说:“你身强力壮,总蹭饭不行,来我家上工,我管饭。”   张作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,连连点头。孙寡妇转头跟管家交代,给张作霖找两身干净衣服,又解开衣扣,从贴身的地方掏出一块木质腰牌,“啪” 地放在他手里:“挂上这个,往后出入后院方便,不用再被人拦着。”   这块腰牌是孙家信物,体现孙寡妇对张作霖的信任。此后,张作霖在孙家踏实干活。孙寡妇见他勤快机灵,心里渐暖,丈夫走后家里冷清,张作霖的到来让院子有了烟火气。张作霖把孙寡妇当亲人,有心事都跟她讲,两人虽有年龄差,却亲如母子。   张作霖骨子里不甘心一辈子种地。在孙家待一年多,看着外面世界,他渐渐有闯荡念头,想干番事业,不想只当短工。那晚,他攥着衣角跟孙寡妇说要走,孙寡妇先是一愣,随后叹气说:“我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,早晚会飞出去。”   她没多留,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,里面是她攒下的几块银元,塞到张作霖手里:“拿着这些盘缠,路上用。出门在外,照顾好自己。”   张作霖 “噗通” 一声跪下,对着孙寡妇磕了个头:“干娘!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,将来我出息了,一定回来孝敬您!” 孙寡妇眼眶一热,轻轻扶起他,点头应了这声 “干娘”。   带着孙寡妇给的盘缠,张作霖开始闯荡。他先学兽医,因懂牲口在当地小有名气,后参军,凭借机灵和敢打敢拼崭露头角。他娶发妻赵春桂,在岳父支持下拉起队伍,从地方武装头领逐步成为掌控东北的“东北王”。   不管身份如何变,张作霖始终没忘孙寡妇。成为奉天督军后,他立刻派人去营口接孙寡妇。因孙寡妇年事已高、身体欠佳,张作霖便在帅府旁盖小院让她住得舒适,还派专人照顾。每天处理完公务,他都会去小院陪孙寡妇聊天、讲外面的事,一如当年在孙家时。   孙寡妇晚年安稳体面,去世时张作霖守在床边。为纪念干娘,他亲自选址督建一座高八尺、宽二尺的墓碑,碑上刻有孙寡妇生平和善举,还嘱咐子孙每年祭拜。后来他在传记中写道:“没有孙干娘,就没有今天的我。她给我的不仅是饭和钱,更是活下去的底气。”   这段跨越阶层的缘分,至今读来仍让人动容。16 岁的张作霖若是没遇到孙寡妇,或许会在乞讨中冻饿而死;孙寡妇若是没伸出援手,晚年也未必能得到如此悉心的照料。就像寒冬里的一束光,孙寡妇的善举照亮了张作霖的路,而张作霖的感恩,也温暖了孙寡妇的晚年。

0 阅读:231
韫晓生

韫晓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