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为什么不把土豆当主食,而在欧美却是主食?其实原因很简单: 答案其实很简单

云景史实记 2025-10-13 02:12:55

中国人为什么不把土豆当主食,而在欧美却是主食?其实原因很简单: 答案其实很简单,土豆这东西天生就更适应欧美的气候,在那边能稳稳当当地高产,自然成了主食,可到了中国,多数地方的气候实在不待见它,种着种着就退化,产量上不去,自然成不了餐桌上的主角。 土豆这玩意儿不是 “偏心”,是它天生就挑地方长 —— 它老家在南美安第斯山脉,那儿海拔高、风大、温度低,白天晒着不热,晚上还凉,所以打小就养成了 “爱凉快、怕高温” 的脾气。 你要是让它待在又闷又热的地方,它就跟闹别扭似的,要么光长叶子不结薯,要么结的薯块又小又多毛病,这可不是咱中国人不会种,是气候压根不顺着它的性子来。 而欧美那边的气候简直是给土豆量身定做的。就说西欧的法国、德国,还有东欧的波兰、白俄罗斯,再往北到瑞典、挪威,这些地方一年到头没几个热天,年平均气温也就 10 摄氏度上下,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就 22、23 度,顶破天了 25 度,刚好卡在土豆最舒服的生长温度里。 土豆最适合长的温度就是 15 到 25 度,超过 25 度,它地下的薯块就不怎么长了,还容易招病虫害。你知道荷兰吧?那地方以种土豆出名,人家一亩地能收多少土豆?2800 多公斤! 咱中国平均一亩地才收 1400 公斤,差了整整一倍还多。还有美国的爱达荷州,人称 “土豆州”,那儿的土地是黑土,加上夏天凉爽、降水均匀,一亩地也能收 2700 多公斤,而且年年产量都稳,不会今年多明年少的。 欧美能把土豆当主食,最根本的就是 “不愁收”—— 这东西种下去就能稳稳当当结出一大堆,够一家人吃,还能存得住。 你看欧洲人一年人均要吃 70 到 100 公斤土豆,俄罗斯人更夸张,一年能吃到 130 公斤,顿顿都离不开,早上土豆泥,中午土豆汤,晚上烤土豆,比咱吃米饭还勤。 为啥?因为当年 16 世纪土豆传到欧洲后,刚好遇上了 “小冰期”,那时候小麦、大麦全冻得长不出来,就土豆扛冻,在低温里照样能结薯,帮着欧洲人躲过了好几次饥荒。 爱尔兰以前更是全靠土豆过日子,那会儿爱尔兰的气候凉,土豆一亩地能收 1500 多公斤,一家子种上一亩地,一年的口粮就够了,后来虽然因为只种一个品种闹了饥荒,但也能看出来,那儿的气候多适合土豆生长。 有人可能会说,咱中国土豆总产量不是世界第一吗?去年都快 1 亿吨了!可你得知道,这 1 亿吨是靠 8500 万亩地堆出来的,平均到一亩地才 1400 公斤,跟荷兰、美国比差远了。 而且咱的土豆主产区大多在西北、西南的山区,比如甘肃定西,那儿海拔高、夏天凉,才被称为 “中国薯都”,可这些地方人口少,多数人还是住在平原地区,平原地区种土豆要么产量低,要么退化快,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口粮需求。 南方虽然也有种土豆的,比如云南、贵州,可都是在秋冬季节种,夏天根本不敢种,一到夏天,土豆苗要么被热死,要么被暴雨淹了,收成都没个准儿。 当年跟土豆一起传到中国的还有红薯,你看红薯多 “皮实”,不怕热、耐旱,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,往地里一种就能活,一亩地能收 2000 多公斤,比土豆稳多了。 闹饥荒的时候,老百姓都是靠红薯活命,而不是土豆,就是因为红薯在咱这儿长得好、收得多。这就更显出土豆的 “娇气” 了, 连红薯都能适应的气候,土豆却适应不了,它怎么能当主食呢? 再说说加工的事儿,欧美那边三分之二的土豆都用来做薯条、薯片、土豆粉,加工率能到 76%,因为他们的土豆大小均匀、淀粉含量稳定,不管是炸薯条还是做粉,品质都一样。 可咱中国的土豆,因为气候影响,有的地方结的土豆淀粉多,有的地方淀粉少,有的大有的小,加工的时候挑挑拣拣,成本特别高,所以加工率才 15%,大部分土豆还是只能新鲜吃。 你看去年俄罗斯土豆减产,从咱中国进口了 150 万吨土豆,不是俄罗斯不会种,是他们那年气候有点反常,土豆退化厉害了,才不得不进口。 这也说明,就算是适合种土豆的地方,一旦气候不对劲,产量也会掉下来,更别说咱中国本来就不适合种土豆的地方了。 不是咱中国人不爱吃土豆,也不是咱种土豆的技术不行,是多数地方的气候真就不待见这玩意儿。 欧美那边天帮忙,土豆能稳稳当当高产,还不退化,自然能当主食;咱这儿天不顺着土豆的性子来,种着种着就出问题,产量上不去还不稳定,只能偶尔炒个丝、炖个块,当个配菜。 这道理真就这么简单, 庄稼长得好不好,气候才是最根本的,咱犟不过天,也没法逼着土豆在不适合的地方长好,所以土豆在咱中国就成不了主食,在欧美就能稳稳当当地当 “餐桌主角”。

0 阅读:87

评论列表

江水滔滔

江水滔滔

2
2025-10-13 06:23

土豆放在中国菜又有什特色,比芋头,蕃薯好吗?它又不可以晒干来吃,只是藏起来会变质,中国人要吃新鲜蔬菜,谁看得上土豆

云景史实记

云景史实记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