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下火了, 不仅福州,全中国都知道了, 吴石将军的故居在福建的螺洲镇,本以为这部

英明果断雪梨 2025-10-13 06:37:42

这下火了, 不仅福州,全中国都知道了, 吴石将军的故居在福建的螺洲镇,本以为这部电视剧只能普及一下大众的知识面,谁能成想,还能带火一处老宅。 ​这两天吴石故居可谓是红红火火,一大批市民都过来“打卡”,甚至有些人跑了半个中国,绕了一大圈,专门过来目睹吴石将军的真相。 你可能不知道,螺洲镇本身就藏着故事——这座福州城南的千年古镇,历来有“帝师之乡”的名头,陈宝琛、严复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从这儿走出去。吴石的故居就藏在镇里的一条老巷里,三进院落,青石板铺地,门楣上“大夫第”的匾额虽有些斑驳,却透着股掩不住的庄重。以前这儿冷清得很,除了附近的老人偶尔来坐坐,鲜少有人问津,谁能想到,一部剧竟让这处老宅突然“活”了过来。 来打卡的人里,有个穿军装的老爷子,拄着拐杖站在故居正厅的吴石铜像前,敬了个标准的军礼,眼眶通红。后来才知道,他是吴石当年的老部下的儿子,父亲临终前反复叮嘱“一定要去螺洲看看吴将军的家”,这次他特意从黑龙江赶过来,就是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。还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,指着墙上吴石少年时的照片,一字一句讲他“弃文从武”的故事——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,17岁的吴石在螺洲学堂读到报纸上的消息,当场就剪掉辫子,吵着要去参军,是祖父硬把他拦了下来,让他先把书读好,“有了真本事才能救国”。 故居里最打动人的,全是些带着生活温度的老物件。东厢房的书桌上,摆着吴石用过的砚台,砚台边缘有个小缺口,据说是他年轻时练字太投入,不小心撞坏的;西跨院的陈列柜里,放着一件半旧的蓝布长衫,那是他在福建陆军小学堂读书时穿的,袖口还留着母亲缝补的针脚。这些东西以前就安安静静地摆在那儿,没人在意,可现在,每个来的人都忍不住凑上前看,仿佛能透过这些物件,摸到吴石将军当年的模样。 其实吴石对这处老宅感情极深。1949年赴台前,他特意回了趟螺洲,在院子里的老榕树下坐了整整一下午,跟家人说“等将来太平了,我就回来守着这院子,教孩子们读书”。可谁能想到,这一去就成了永别。1950年他在台湾牺牲后,家人把他的一些遗物偷偷藏在老宅的阁楼里,躲过了一次次搜查,直到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,这些东西才得以重见天日,送进了故居陈列。 有人说,老宅火了是因为剧火,可细想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那些跑半个中国来打卡的人,不是为了跟风凑热闹,是为了给英雄鞠个躬,是想亲口说一句“我们记得你”。以前总有人说“年轻人不关心历史”,可你看现在,故居的留言本上,密密麻麻写满了年轻人的字迹:“吴将军,您的心愿实现了”“我们会好好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”。这些话,比任何热度都来得珍贵。 更有意思的是,螺洲镇的老人说,最近来问吴石故事的人多了,镇里的小学还专门组织了研学活动,让孩子们跟着讲解员走一遍故居,听一遍吴石的事迹。这哪里是老宅火了?分明是英雄的精神,借着这处老宅,重新走进了人们心里。那些曾被遗忘的细节,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忠诚与坚守,终于在这个秋天,被更多人稳稳接住了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0 阅读:1893

评论列表

武哥

武哥

17
2025-10-13 13:45

为新中国诞生而奉献生命的每一位先烈都值得后人永久铭记,吴石将军千古[玫瑰]

用户12xxx94

用户12xxx94

6
2025-10-13 14:06

英雄的故里欢迎大家

浩气长存

浩气长存

4
2025-10-13 11:52

[赞][赞][赞]

用户10xxx66

用户10xxx66

2
2025-10-13 16:27

生得伟岸,死得其所,盛世如您所愿。

猜你喜欢

英明果断雪梨

英明果断雪梨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