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微风]美国对中国摊牌!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,苏联解体后,美国误认为“霸权地位”已经板上钉钉,无人可以撼动,一心折腾中东,从而忽视了中国的崛起,结果证明,这不仅不可能实现,而且还付出了极大的代价! 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一番话,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湖面,激起的涟漪远超华盛顿的政治圈。他直言不讳地指出,苏联解体后,美国误以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,从此高枕无忧,一头扎进中东的泥潭,结果却忽略了东方一个巨人的悄然崛起。 这番表态,无异于美国自己亲手揭开了一块遮羞布,承认了冷战后的战略选错了题、走错了路,把家底折腾得差不多了,才猛然发现,世界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。 这番话的震撼之处,在于它出自一位美国现政府高官之口。就在今年5月23日的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,万斯面对即将奔赴世界各地的年轻军官,投下了一枚真正的重磅炸弹:“美国在海、陆、空和太空的主导时代已经结束了。” 这不是失败者的哀叹,更像是一种冷酷的现实主义宣告。 他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外交政策,认为那是一场“长时间的实验”,将国家防御和盟友关系拱手让给了无休止的“国家建设”和对他国内政的干涉。 这番话,几乎是对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时期中东战略的全盘否定。当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在波斯湾游弋,当无数资源被投入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场时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另一个半球悄然打响。 美国在中东“折腾”的代价是什么?是时间的错失,是机遇的浪费。当美国将战略重心聚焦于反恐和所谓的“大中东民主计划”时,中国正集中精力发展经济、升级科技。 数据是最诚实的见证者: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从1999年的30%下滑到了如今的24%,而中国的份额则从微不足道一路追赶至18%。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,背后是产业链的转移、是科技创新的赛跑。过去,美国在几乎所有关键技术领域都独占鳌头,但今天,中国在5G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不仅实现了并跑,甚至在某些赛道上已经开始领跑。 这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当领跑者以为胜券在握,开始分心欣赏路边风景时,身后的追赶者已经悄然超越,并拉开了距离。 万斯的这番“摊牌”,其实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反思,更是对未来战略的重新定位。这种转变的信号,早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已显露无疑。当时,万斯发表了一场震惊欧洲的演讲,他避开了俄乌冲突等传统议题,反而猛烈抨击欧洲盟友在移民、言论自由等“基本价值观”上的倒退,声称欧洲最大的威胁来自内部,而非中俄。 他甚至点名批评德国、英国等国,被欧洲视为公然干涉内政。这种对盟友的“灵魂拷问”,实际上是在宣告:美国不再愿意也无能力充当西方世界的“大家长”和“买单者”,每个国家都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。这种姿态,无疑加速了西方阵营内部裂痕的显现,让德国总理默茨发出了“自由西方的吸引力正明显下降”的感慨。 为什么万斯会有如此深刻的战略反思?这或许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。作为《乡下人的悲歌》的作者,万斯成长于美国“铁锈地带”的一个贫苦小镇,亲眼目睹了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传统工业的衰败和蓝领阶层的困境。 他的政策主张深受这种经历影响,充满了对全球化的批判和对本土经济复兴的渴望。他所代表的,是一种更关注内部、更务实的“美国优先”思潮。 对他而言,那些遥远的海外纷争,远不如重振俄亥俄州的工厂来得重要。这种思想底色,让他敢于戳破美国霸权的泡沫,因为他看到的不是全球帝国的荣耀,而是帝国光环下被遗忘的“夏尔”。 然而,承认现实和改变现实之间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一个不容忽视的伏笔是,当美国在外部战略上进行收缩的同时,其内部的治理危机却在不断加深。 就在10月1日临近之际,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的概率一度攀升至70%,这场因两党博弈引发的政治僵局,不仅是对美国内政的“自我伤害”,更可能导致外交断档、治理缺位,让本已复杂的世界局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。一个连自家政府都无法正常运转的国家,又如何能有效地领导世界,应对一个日益强大的竞争对手呢? 万斯的演讲,像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美国战略的疲惫与无奈。这究竟是美国清醒后的战略收缩,还是霸权黄昏下的无奈之举? 这种前所未有的坦诚,会给世界带来新的稳定格局,还是会因为权力真空的出现而引发更多的动荡?在这场刚刚拉开序幕的大国棋局中,你认为,下一步棋会怎么走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
[微风]美国对中国摊牌!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,苏联解体后,美国误认为“霸权地位”已
士气沉沉
2025-10-13 11:51:47
0
阅读: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