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,朱枫就义前一张照片,她镇定自若,坦然注视着吴石将军! 天蒙蒙亮,卡车就停在马场町,朱枫是第一个下来的,穿着那件绿色碎花旗袍,外面是深蓝色的毛衣,两手空空,脸上很静 那张由日本随军记者伊藤清捕捉到的最后影像里,45岁的朱枫身着素色碎花旗袍,头发梳理整齐,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前方的吴石将军。这是1950年6月10日下午,台北马场町刑场,四个人——朱枫、吴石、陈宝仓、聂曦——共同面对死亡的瞬间。他们脸上未显露丝毫恐惧,仿佛即将赴一场寻常聚会。 朱枫本该从香港回上海与家人团聚。1949年11月,组织突然派她去台湾获取军事情报。她以探访继女陈莲芳的名义踏入孤岛,与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接头七次。 那些微缩胶卷里装着台湾战区的战略防御图、部队装备和人员编制。当这些情报送到毛泽东手中时,他不仅称赞还专门写诗赞叹:“惊涛拍孤岛,碧波映天晓;虎穴藏忠魂,曙光迎来早”。 任务完成时,朱枫给上海亲人写了封信,语气隐晦却轻快:“这个月就能回家了”。她不知道回家的路,最终走了六十年。 1950年2月,台湾地下党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。这把刀子割断了所有信任,台湾地下组织瞬间崩塌。潜伏的1500多人中,1100多人牺牲。 朱枫在舟山被捕时,毅然吞下金饰自尽。被救回后,她经受严刑却紧咬牙关。连国民党的少将谷正文后来都不得不佩服她的纪律性和牺牲精神。 她是吴石将军唯一的联系人,是能证明吴石身份的唯一证人。只要她不落网,吴石就有保全的可能。 就义后,她的遗体被登记为“朱湛文”,放置在台北殡仪馆的无名骨灰区。很多年里,马场町这个地名连同那些为信仰献身的英烈名字,渐渐从台北人的记忆中淡去。 2005年,台湾学者徐宗懋帮助朱枫的女儿朱晓枫跨海寻找。在一个标注“77号”的骨灰罐上,他们终于找到了失去55年的亲人。 2010年12月,专机将朱枫的骨灰接回北京。第二年,她安葬在宁波镇海的革命烈士陵园。那位毅然离家的镇海女儿,终于回家了。 如今在北京西山的无名英雄广场,花岗岩上刻着吴石、朱枫、陈宝仓、聂曦的名字,还有846个英雄的英名。广场上有意留出空白,等待更多英烈名字的发现。 那张照片中的四个人,朱枫是唯一的女性,也是唯一的中共党员。她的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坚定。吴石是国民党的中将,陈宝仓、聂曦都不是党员,却没有一个人低头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最近《沉默的荣誉》热播,让吴石将军的故事火了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和他一样藏在国民党
【8评论】【8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