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5次才干净的纹身,洗不掉的是5年青春的坑 “再洗2次就干净了”,夏朝勇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藏着比激光灼肤更痛的真相——从9岁赊账纹下第一个图案,到17岁开始洗纹身,他用五年青春为“年少无知”买单 。那些曾以为能吓退欺凌者的“保护壳”,终究成了困住人生的枷锁。 这个脸上曾布满般若、鱼鳞纹样的男孩,四年来活成了“半隐身人”:身份证丢了补不了,办不了手机卡银行卡,考驾照更是奢望,连微信实名认证都得借父亲的名义 。洗纹身的痛堪比烟头烫肤,眼周薄皮肤处的灼烧感让他数次想放弃,可比起这些生理疼痛,找工作时的异样眼光、被社会规则处处限制的窘迫,更像钝刀割肉 。 谁在推他跌入这场悲剧?是见利忘义的纹身店——明知是未成年人仍敢下针,用劣质器械和颜料赚黑心钱,甚至伤及他的神经导致右眼下垂 ;是缺位的保护网——童年缺爱、遭遇家暴与欺凌时,没人告诉他纹身从不是护身符,更没人教他如何正确求助 ;是滞后的监管链——直到近年检察系统介入,才倒逼纹身店贴出“禁纹未成年”标识,可太多像他这样的孩子已付出代价 。 有人骂他“靠纹身博流量又靠洗纹身炒作”,可谁愿意用皮肤灼痛换关注?有人说这是“自食其果”,可9岁孩子懂什么叫“人生代价”?更该被吐槽的,是那些把未成年人生意当肥肉的纹身店,是对霸凌视而不见的旁观者,是让“反霸凌”只停留在口号里的环境 。 他洗的从来不是纹身,是被偏见困住的人生。可还有多少孩子正把纹身当“勇气勋章”?多少霸凌受害者找不到正确出路?那些骂他的、心疼他的,不如说说:该怎么让孩子不用靠“武装皮肤”保护自己,怎么让纹身店不敢对未成年人伸手?
纹面男孩”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买单:已经洗了3次纹身,再有2次就干净了,曾经以为纹身
【1评论】【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