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方撤回100%关税,最后时刻高喊刀下留人,中国的铡刀准时落下 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!近期,中美贸易博弈迎来关键转折,从特朗普到美国贸易代表相继释放“不愿打贸易战”的信号,明确关税暂不生效且重启中美会谈。中方却未放松警惕,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的反制措施如期落地。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来得凶猛,退得仓促。10月10日他刚宣布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%关税,短短两天后就暗示可能取消。这种急转弯让亚马逊上的小家电价格在200美元与400美元之间悬而未决,让沃尔玛的圣诞装饰品在成本翻番的阴影下摇摆不定。 这不是良心发现,而是真扛不住了。2018年加征25%关税时,美国农民就少赚了120亿美元。若这次100%关税落地,农业州选民的选票恐怕要转向。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真实——苹果涨2.3%,特斯拉涨3.1%,连卖中国玩具的孩之宝都涨1.9%。华尔街用“涨声”告诉白宫:别瞎折腾! 当美方还在玩“翻书式”变脸,中国说了要收船舶费,到点就执行。这不是故意找茬,而是对美方先动手的回应。去年开始美国就盯着中国船舶“薅羊毛”,多收“安全审查费”和“港口服务费”,让中国航运企业多花了8亿元。 10月9日中国对钐、镝等稀土元素实施出口许可管理,直接击中美国军工、半导体产业的“系统性威胁”。全球45%的船是中国造的,美国60%的散货船印着“中国制造”。中国稀土新规成为对美国技术遏制的精准反制。 商务部这句表态掷地有声。中方在相互尊重、平等协商基础上,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但美方不能一边要谈,一边威胁恐吓。就在昨天,中美工作层还进行了会谈。 2018年关税战中92.4%的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,每个家庭年开支增加1300美元。若加征100%关税,通胀压力将急剧上升。看看2019年的例子:美国电子设备加税导致戴尔裁员5000人,福特每辆车成本增加1200美元。 跨境电商卖家们正在这场博弈中艰难求生。一位主营家居产品的卖家道出行业心声:“与其被动等待特朗普关税决策落地,不如主动降低单一市场占比。” 中美贸易博弈像一场高赌局。美方想靠“喊狠话”占便宜,发现没用就赶紧服软;中国则是“你不惹我,我跟你好好谈;你惹我,我就按规矩反击”。未来只要美方别再“出尔反尔”,真拿出合作诚意,中美贸易仍能回到互利共赢的轨道上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特朗普该死心了,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。根据路透社的报道,一位名叫贾
【8评论】【15点赞】
用户10xxx48
轻易不出手,出手必见血,痛就收回你贪婪的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