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直升机吹翻,到水炮压制,再到今天的船体冲撞!10月12日,在铁线礁海域,中国海警用一次比一次更强硬的手段,教菲律宾“学规矩”。马尼拉似乎还没明白,每一次挑衅,换来的只会是更猛烈的铁拳。 2024年,马科斯政府上台后,菲律宾的行动频率明显加快,不仅在仁爱礁坐滩军舰,还将目光投向铁线礁周边。 他们的公务船以“保护渔民”为名,频繁靠近,表面是补给,实则在测试中方的反应底线。 美菲联合军演在南海周边频频上演,去年底的“肩并肩”演习,就模拟了岛链防御场景,而美国国务院多次重申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》适用于南海。 这让马尼拉有了底气,却也忽略了南海问题的本质:它是东盟内部事务,外来干涉只会加剧复杂性。 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,推动《南海行为准则》谈判,但菲律宾的单边行动,却在破坏共识。 2024年以来,菲律宾在南沙的侵权船次已超百艘次,比前一年增长近四成,这不是巧合,而是有预谋的推进。 10月12日的铁线礁事件,中国海警21559艇正在例行维权执法,菲律宾3002和3003号公务船未经许可,直接闯入铁线礁附近海域。 菲3003船无视中方广播警告,以高速切入中方航道,导致两船擦碰。 现场视频显示,菲船加速穿越中方船艏,险些酿成更大事故,中国海警随即启动管控措施,包括水炮喷射和强制驱离,确保菲船脱离敏感区域。 整个过程,中方操作严谨,没有超出必要限度,但这起擦碰的责任,全在菲方主动挑衅。 这不是南海摩擦的首次碰撞,却是最新的警示,相比以往,菲律宾的船只吨位更大,航速更快,明显在升级对抗。 他们的3003号是改装渔政船,排水量超千吨,配备了强化钢板,旨在抵御水炮冲击。 菲方多次以“科学采样”为借口登礁,实则在收集海底数据,意图为未来仲裁提供“证据”,去年3月,他们34人非法登礁,中国海警登上查证,清理了遗留垃圾和潜在电子设备。 这次事件前,菲方还组织了无人机侦察,试图记录中方巡逻路径,这样的举动,不仅侵犯主权,还威胁区域生态——铁线礁是珍稀珊瑚栖息地,非法采样可能破坏生物链。 中国海警的装备迭代迅猛,21559艇配备了高精度雷达和非致命管制工具,能在数秒内锁定目标。 过去几年,海警舰艇编队从单一巡逻转向立体监控,结合无人机和直升机,形成全域覆盖。 2024年,海警在南海驱离外籍侵权船超1700艘次,查获违规渔船500余艘,这不是炫耀,而是数据说话。 更重要的是,中方始终强调“专业规范、合理合法”,避免了事态失控。 但菲律宾的回应,却总在国际媒体上放大“受害者”叙事,忽略自身责任,这是一种典型的“灰色地带”策略:通过小规模摩擦,博取同情,换取外交筹码。 中国一贯主张“搁置争议、共同开发”,去年在东盟峰会上,我们重申愿与菲方重启双边磋商。 但前提是,马尼拉必须停止单边行动,回归对话轨道,否则,每一次闯入,都会换来更坚定的回应,这不是威胁,而是现实逻辑。 信息来源:中国国际广播电台
从直升机吹翻,到水炮压制,再到今天的船体冲撞!10月12日,在铁线礁海域,中国海
茉莉兔说国际
2025-10-14 18:44:58
0
阅读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