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新乌克兰做好准备:这个国家需要 1000 万移民。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称,乌克兰总统办公厅顾问米洛瓦诺夫表示:“战争结束后,我们将需要引进大约 1000 万劳工移民。” 经过三年战火,乌克兰的 "家底子" 早就被掏空了,不找外人来帮忙,别说重建,连老人的养老金都发不出来。 战前乌克兰还有 4300 万人,可到 2025 年只剩下 3400 万了,一年多就少了近千万人。这些流失的不是数字,全是能干活、能养家的劳动力。 现在乌克兰境内能上班的只有 950 万人,却要养活将近 1900 万不干活的人,这里面大多是老人和孩子。想想看,1 个干活的要养 2 个不干活的,这哪是养老,简直是把干活的人往死里逼。 米洛瓦诺夫盯着在职和退休的比例说事儿,太懂其中的要害了,养老金是现收现付,年轻人交的钱给老人发工资,现在交钱的人少了,领钱的人多了,再过两年可能真就发不出了,那千万老人的日子该怎么过? 更要命的是,跑掉的全是能顶事儿的年轻人。这场战争逼得 1400 多万人背井离乡,其中 630 多万逃到了欧洲其他国家,虽然有 450 万人陆续回来,但大多是拖家带口的妇女儿童,真正能立刻上工的壮劳力没多少。 更揪心的是,逃出去的人里 65% 都是工作年龄段的,其中 IT 工程师和医生占了 40%,这些可是一个国家的 "技术脊梁" 啊。 就说医院吧,战前能正常接诊的医生现在少了一半,有的乡镇医院只剩一两个老大夫,连感冒发烧都得排队,更别说治大病了。这种技能人才的流失,比房子被炸还难恢复,毕竟房子能修,人走了可不容易回来。 再看人口结构,简直是雪上加霜。乌克兰现在的年龄中位数都 41.8 岁了,比咱们国家还偏高,18 到 35 岁的男性只占总人口的 15%,年轻人几乎断档了。 生孩子的人也越来越少,2025 年全年才出生 11 万个孩子,比战前少了近 60%,照这个速度,再过十年劳动力只会更少。 而且战争让预期寿命都降了,以前能活到 72 岁,现在平均才 68 岁,男人更是只有 64 岁,这么多老人要养,这么少的年轻人干活,不引进移民就是坐等着社保体系崩溃。 可能有人会问,不能靠自己人慢慢恢复吗?真的等不起啊。二战后德国的例子就在眼前,当时德国也是一片废墟,劳动力死的死、伤的伤,后来从土耳其、希腊引进了 260 万外籍劳工,这些人占了当时就业人口的 12%,硬是撑起了汽车和机械制造业的复苏。 瑞典战后也一样,从芬兰、意大利招工人,才把木材和钢铁产业搞起来。乌克兰现在的情况比当年的德国还糟,德国当年没丢这么多人口,也没这么严重的老龄化,人家都要引移民,乌克兰要 1000 万真不是夸张。 再说重建的活儿,没人根本动不起来。这场战争造成的直接损失快 1520 亿美元了,4700 多处文化资产被砸,顿涅茨克、哈尔科夫这些地方的房子、公路、水电设施全毁了。 黑土地本来是 "欧洲粮仓",现在埋满了未爆弹药,没人清理根本种不了地;工厂被炸得只剩框架,重启生产得有工人拧螺丝、开机器。这些活儿都得靠壮劳力,本地那点人连维护基本民生都不够,哪有精力搞重建? 有人担心引移民会乱,其实早有成熟的办法。加拿大、澳大利亚都是靠移民发展起来的,瑞典更是早早搞了多元文化政策,给移民发工作许可,还帮他们学语言、找房子,最后移民和本地人相处得挺好。 乌克兰以前对外国劳工管得严,要本地没人才能引进,现在肯定得改政策,比如给移民发长期居留证、让孩子免费上学,这样才能留住人。 而且移民来是干活挣钱的,不是来吃闲饭的,就像当年去德国的土耳其工人,自己挣了钱,也帮德国成了工业强国,这是双赢的事。 欧洲现在也帮不上太多忙了,他们已经接了 430 万乌克兰难民,德国 115 万,波兰占了总人口的 2.6%,早就撑不住了。 再让他们接人不现实,所以乌克兰只能自己主动招劳工,比如从周边劳动力多的国家引农业工人、基建工人,从有技术的国家招工程师、医生,把缺的岗位一个个补上。 说到底,1000 万移民不是选择题,是生存题。要是没人来干活,养老金发不出,田地荒着,工厂 不开门,别说 "新乌克兰",就连老百姓的基本日子都过不下去。 当年德国靠移民站起来了,瑞典靠移民富起来了,乌克兰只要能把人引来、留住,好好让大家一起干活,总有一天能把被炸的房子盖起来,把荒了的地种起来,让老人能领到养老金,让孩子有学上。这不是空想,是实实在在的活路,也是唯一的活路。
乌克兰的王炸,打出来了!就在刚刚,泽连斯基把三张底牌全亮了,一张比一张急!
【2评论】【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