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短一天之内,特朗普政府居然从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“夹击”中国——先是提议禁止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,接着又制裁了几家购买伊朗石油的中国炼油厂和码头。 2025年10月9日,美国运输部提出禁令,中国航空公司在飞美国航线上不能过俄罗斯领空。 美国航空公司从2022年乌克兰冲突后就禁飞俄罗斯,只能绕阿拉斯加,航程多两小时,成本高15%。中国有七家航司受影响,如国航和南航。运输部给两天时间反馈,不然11月1日生效。 这提案源于美国航空协会2024年投诉,中国航司省两小时,降低票价竞争。美国航空业年损失20亿美元。禁令只针对客运航班,不碰货运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,这干扰企业运营,不利两国合作,建议美国审视自家禁飞政策。 同一天,美国财政部宣布第四轮制裁,针对买伊朗石油的中国企业。名单上山东金诚石化集团,从2023年起买数百万桶伊朗油。 日照实华原油码头也上榜,位于山东日照港,处理价值几亿美元伊朗石油。制裁冻结资产,禁美国企业交易。总共50多个实体和船只,如Sunrise号油轮2025年2月卸货。 财政部说,这切断伊朗资金,支持代理活动。 中国仍是伊朗石油大买家,9月出口6320万桶,中国占比高。尽管制裁,中国进口伊朗油2025年3月达191万桶每天,高纪录。 制裁影响中石化,山东终端处理中石化五分之一进口原油,可能减产。 这两事连着出,是美国想从多角度压中国。航空禁令是技术壁垒,借公平竞争名,实际限中国国际航线。制裁是金融工具,直击能源进口。中国能源安全靠伊朗供应,制裁堵运输环节,推高成本。 伊朗石油出口靠中国,90%去那,绕过制裁用影子船队。美国用卫星追踪油轮,确保执行。中国企业需调供应链,转中东其他油源。航空方面,中国航司算绕道成本增15%,可能涨票价。 特朗普政府这些动作,反映对华战略紧迫。 特朗普上台后,继续最大压力对伊朗,退出核协议,加关税对华贸易战。现在2025年,选举周期和产业转型压美国政府大胆施压。多领域发力,不单事件碰撞,而是多战线占主动。 全球供应链纠缠,单边行动难达预期,反倒逼中国加速自主。伊朗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,避美元系统。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回应美国关税。 后续,中国航司10月11日递联名信到运输部,列绕道延误两小时,求延反馈期。 运输部审阅,没定是否推迟。制裁后,山东金诚石化转供应商,日照码头运营慢。伊朗对中国出口稳高。美国继续推对华政策,特朗普计划APEC峰会谈贸易。
中国商务部一大早发声,特朗普没想到,北约秘书长提醒32国盯中国10月14日这
【19评论】【3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