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白山一位市民在红旗贸易城北门口摊位购买的香肠里,吃出了三颗完整的人类牙齿。这颗被咬开的香肠截面中,三颗乳白色牙齿紧密排列,表面还粘附着些许肉糜,与香肠的红色外皮形成刺眼对比。消费者当场反胃呕吐,涉事摊主虽已道歉,但当地市监所回应“事件正在处理中”的模糊表态,反而让公众的食品安全焦虑持续发酵。 这并非食品异物事件首次刺痛公众神经。2022年东营双汇火腿肠中出现的“牙齿状异物”,经检测实为未溶解的白色脂肪块,但消费者拍摄的视频里,那团泛着腥臭的白色物质仍让无数人产生心理阴影;2024年加拿大某华人超市的麻球里,更被曝出混入后槽牙,超市虽紧急下架产品,但社交媒体上“以后再也不敢吃”的评论刷爆屏幕。从日本麦当劳汉堡中的三颗牙齿,到如今香肠里的完整牙列,这些跨越国界的食品安全事件,暴露出食品加工链条中令人胆寒的漏洞。 当消费者咬开香肠的瞬间,他们吞咽的不仅是食物,更是对企业的信任。某大型肉制品企业前质检员透露,部分小作坊为压缩成本,将原料肉清洗环节外包给无资质作坊,导致毛发、指甲甚至牙齿等异物混入;更有工厂为提高产能,将解冻、绞肉、灌装等工序压缩在两小时内完成,工人佩戴的牙套脱落都难以及时发现。这些触目惊心的细节,与涉事企业“已加强品控”的声明形成荒诞对比。 法律的红线早已划定。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三十四条,食品中混有异物属于严重违法行为,消费者可主张“退一赔十,最低一千元”的赔偿。但在东营双汇事件中,企业以“调料未搅匀”搪塞消费者;此次白山事件里,市监所“肯定会有结果”的回应也显得底气不足。当企业违法成本低于整改成本,当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追不上企业的侥幸心理,消费者只能用“再也不买”的投票权表达愤怒。 食品安全从不是企业单方面的责任。消费者购买时保留小票、发现异物后立即拍照取证、通过12315平台实名举报,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,实则是用法律武器筑起的防护墙。而企业更需明白,每一次对品控的敷衍,都是在透支百年品牌的信誉;监管部门每一次模糊的表态,都是在削弱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。 当三颗牙齿躺在香肠里的画面在网络疯传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几颗脱落的牙齿,更是一个行业对生命尊严的漠视。你愿意为这样的“幸运抽奖”买单吗?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,或许你的声音,能推动食品安全这架天平向公正倾斜。 (案例来源:荔枝新闻)
吉林白山一位市民在红旗贸易城北门口摊位购买的香肠里,吃出了三颗完整的人类牙齿。这
夏日朗晴
2025-10-14 21:05:52
0
阅读:1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