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前赛太阳对篮网的比赛里,湖人旧将古德温成了最大惊喜 —— 加盟太阳首秀仅出战 18 分钟,就狂砍 19 分 7 篮板,10 投 5 中还命中 3 记三分,得分力压布克成为全队最高。这一幕又让球迷想起老话题:为啥总有些球员离开湖人后就爆发?难道湖人的体系真的留不住人? 先看古德温在湖人的处境,其实早有伏笔。上赛季他在湖人只打了 16 场,场均出场时间不到 10 分钟,大多是垃圾时间登场,进攻端基本没战术地位,只能偶尔接传球投三分;可到了太阳,教练给了他明确的 “第二阵容得分手” 角色,让他持球突破、参与挡拆,18 分钟里有近一半时间能掌控球权,这才有了 19 分的爆发 —— 不是他能力突然变强,而是战术定位终于匹配了他的特点。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。之前的卡鲁索,在湖人是 “防守工兵”,场均仅 6.4 分,可到公牛后成了 “后场粘合剂”,场均 10.8 分 + 4.1 助攻,还入选了最佳防守阵容;再比如托马斯・布莱恩特,在湖人主打 “吃饼中锋”,离开后到掘金能投三分、能策应,甚至单场砍过 29 分 14 篮板。这些球员在湖人时,要么被限制了技术特点,要么受限于球队战术优先级,一旦到了更适配的体系,就能立刻释放潜力。 湖人体系的 “局限性” 其实很明显。这些年球队一直围绕核心(先有詹姆斯,后加东契奇)搭建阵容,战术重心高度集中在核心身上,角色球员的任务大多是 “定点投篮”“防守补位”,很少有自主发挥的空间。像古德温这种需要球权才能打出来的球员,在湖人自然难有表现;反观太阳、公牛这些球队,更注重 “多点开花”,哪怕是替补球员,也能获得持球进攻的机会,反而能激活他们的优势。 但也不能全怪湖人体系。一方面,湖人作为争冠球队,更追求 “即战力适配”,宁愿让角色球员牺牲特点来补球队短板,也不会冒险给他们试错空间;另一方面,有些球员的爆发也有 “对手强度” 的因素 —— 季前赛防守强度低,古德温的得分效率难免偏高,到了常规赛能否稳定发挥还不好说。比如之前的丹尼斯・施罗德,离开湖人后短暂爆发,可后来又因适应问题陷入低迷,说明 “离开湖人就爆发” 也并非绝对。 不过这种现象确实该给湖人提个醒:如何在围绕核心的同时,保留角色球员的技术特点?毕竟好的体系既能让核心发挥最大价值,也该让角色球员找到自己的位置。 你们觉得 “离开湖人就爆发”,主要是体系问题,还是球员本身就有潜力没被发现?湖人该调整战术来留住有潜力的角色球员吗?
据湖人国度报道,在2025年NBA选秀大会上,当湖人连续两次向上交易第二轮选秀权
【2评论】【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