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发现没有,中美关税战打到现在,什么台积电!什么英伟达!什么苹果!什么特斯拉!什么高通!什么EUV光刻机……只要中国稀土一断,全部统统“卡脖”! 一枚芯片就得用几百公斤稀土,没有它,再牛的光刻机也造不出东西。 就说芯片圈最在意的EUV光刻机,别以为靠荷兰ASML就能搞定,里面的关键部件藏着稀土的影子。 美国实验室折腾的新型激光器,为了提升EUV光源效率,特意用了掺铥元素的氟化钇锂当增益介质,没有这种稀土材料,再先进的光刻技术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。 而一枚芯片从晶圆加工到封装测试,全程都离不开稀土,抛光环节要用稀土氧化物,精密仪器里的永磁体更是缺不了钕铁硼,虽说“几百公斤”听起来有点夸张,但高端芯片的稀土用量确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少了它整个生产线就得停摆。 台积电和英伟达更不用提,前者的先进制程生产线里,每台精密机床都依赖稀土永磁电机提供稳定动力,后者的高端显卡芯片封装时,散热模块里的稀土导热材料是降频卡顿的克星。 之前有行业内的人算过,要是稀土供应断了,台积电高雄工厂的产能不出半个月就得掉三成,英伟达的H20显卡恐怕得从“抢不到”变成“造不出”。 苹果和特斯拉的日子更不好过。 苹果刚跟美国唯一的稀土企业MPMaterials签了5亿美元的合作,看似想摆脱依赖,可这家美国公司早年连稀土加工都不会,得靠中国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才站稳脚跟,直到现在他们的矿石还得先运到中国精炼才能用。 更讽刺的是,去年中国稍微收紧稀土磁体出口,美国的汽车供应商就慌了神,一批平时卖不到40美分的微型磁体,最后花15美元才抢到,这差价简直是明着交“稀土税”。 特斯拉的麻烦更大,“擎天柱”机器人单台就得用3.5千克钕铁硼,是新能源车的1.75倍,到2025年光是机器人业务的稀土需求量就得上6150吨,马斯克急着申请出口许可的样子,早就暴露了他们离了中国稀土根本转不动的真相。 高通的5G芯片也没好到哪去,射频模块里的稀土滤波器是信号稳定的关键,没有它5G手机就得变回“高价4G机”。 之前高通为了囤稀土,特意提前半年跟中国磁材企业签合同,生怕供应链出问题影响芯片发布。 美国不是没想过自救,MPMaterials拿了国防部4亿美元补贴,豪赌10亿美元建工厂,可就算2026年底产能拉满,一年也才产8000吨磁体,连特斯拉一家的需求都满足不了,而且他们的生产成本比中国高50%,长期靠补贴撑着只会越亏越多。 更要命的是技术差距,中国用的串级萃取技术效率高成本低,美国还在用落后的溶剂萃取,光这一点就注定他们的稀土产业成不了气候。 那些喊着“替代稀土”的说法更是纸上谈兵,艾姆斯国家实验室搞出的无稀土磁体还在实验室阶段,离产业化差着十万八千里,就算真能量产,性能也比不上稀土永磁体,根本满足不了芯片、光刻机这些高端领域的需求。 这就像想用塑料代替钢铁造发动机,听着热闹,真用起来纯属开玩笑。 说到底,中国稀土早就不是单纯的资源,而是从开采、冶炼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势,美国就算有稀土矿,没加工技术也白搭,等他们把产业链建起来,至少得十几年,到时候芯片都迭代好几代了。 现在关税战打得越凶,越能看出稀土这张牌的分量,那些之前动不动就卡中国脖子的企业,这回终于尝到被“卡脖”的滋味了,说起来也算是种有趣的反转。
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:“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,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
【8评论】【7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