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年间,年仅14岁的戴佳氏进入康熙皇帝后宫,一番宠幸之后,戴佳氏幸运地怀上了龙种。可十月怀胎后,她却生下了一个跛脚的皇子,心里顿时凉了半截,在皇家很忌讳皇子身体有恙,可戴佳氏却因祸得福。 1703年,在储秀宫里,戴佳氏摸着刚显怀的肚子蜷在炕角。 她盼着能生个白胖儿子,把这低微的包衣身份,换成后宫里能说上话的位分。 可命运偏要给她翻个儿。 最终,十月怀胎生下的,是个右腿比左腿短半寸的跛脚皇子。 戴佳氏心里凉了半截,这孩子,怕是连朝堂的边都摸不着,更别说替她争脸了。 戴佳氏的起点,比宫里大多数女人都低。 她是满洲镶黄旗包衣,父亲只是内务府管仓库的小官。 若不是康熙某次临幸时多看了她一眼,她连“答应”这个位分都捞不着。 入宫三年,她谨小慎微,连给太后请安都是本本分分,生怕说错话。 怀孕的消息传来时,她以为是熬出头了。 就算生个女儿,也能晋封“常在”。 可儿子生下来是跛脚,所有幻想都破灭了。 位分高的妃嫔来御花园拦她,话里话外透着嘲讽:“妹妹这孩子,怕是没缘分沾着龙椅的光咯。” 戴佳氏低下头,却不敢还嘴。 在这深宫,没靠山的人连哭都得憋着。 转折点是康熙来看孩子。 小胤裪刚满月,小脸皱巴巴的,右腿蜷在襁褓里。 太医战战兢兢回话:“回皇上,皇子右腿发育迟缓,恐终身跛足。” 戴佳氏跪在地上,等着康熙的怒火。 可康熙却弯腰抱起孩子,看了看他的脚:“是朕的骨肉,跛脚怕什么?好好养着,将来未必不是个好孩子。” 他当场取名“胤裪”,还吩咐宫人多备些暖炉,别让孩子受凉。 这句话像颗救命的药丸。 戴佳氏突然明白儿子的“缺陷”,反而成了保护伞。 她不再盯着其他妃嫔的脸色,不再教胤裪认那些勾心斗角的字,只陪着他读书、练字,还请了先生教算学和治水。 她跟儿子说:“人活一辈子,不是靠腿站着,是靠心。你把书读好,把事做好,比什么都强。”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,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 大皇子胤禔搞魇镇诅咒太子,二皇子胤礽两立两废,八阿哥胤禩拉拢大臣,连九阿哥胤禟都凑在后面摇旗呐喊。 可胤裪呢?因为跛脚,所有皇子都当他“没威胁”,连争储的边都没沾。 戴佳氏带着儿子守着储秀宫后面的小院子,种些牡丹和月季,陪他研究农书。 康熙有时候下朝晚了,会绕路来坐会儿。 其他皇子的生母跟着提心吊胆。 大阿哥的母亲惠妃被牵连降位,二阿哥的母亲德妃整日以泪洗面。 可戴佳氏呢?她每天除了给太后请安,就是陪儿子晒晒太阳,连宫斗的边都没碰着。 康熙驾崩那年,胤裪已经20岁。 他虽跛脚,却把康熙交给的差事办得妥妥帖帖。 管内务府时,他能把多年前的旧账都理得清清楚楚。 修黄河堤坝,他亲自蹲在河边三个月,跟着工匠画图纸,最后修的堤坝比往年结实三倍,百姓都念他的好。 雍正登基,那些参与夺嫡的皇子没一个有好下场。 胤禔被圈禁,胤礽疯癫,胤禩被削爵圈禁。 可胤裪呢? 因为从没掺和过争斗,又做事靠谱,雍正不仅没为难他,还封他为“淳亲王”。 戴佳氏也从“答应”熬成了“成妃”,搬进了宽敞的成妃宫,身边伺候的人多了三倍。 有回胤裪陪着戴佳氏在院里晒牡丹,戴佳氏笑着说:“当年我还怕你这辈子难出头,没想到倒是因着这跛脚,换来了安稳。” 胤裪握着她的手:“都是额娘教得好,不争不抢,把事做好,比什么皇位都强。” 雍正八年,胤裪因为身体虚弱去世,享年51岁。 戴佳氏重新回到紫禁城,潜心礼佛,不再过问宫里的事。 她没见过乾隆登基,没见过和珅专权,只守着自己的佛堂,念念经。 77岁那年,戴佳氏在睡梦中走了。 她的陪葬品很简单,一件胤裪小时候穿的衣服,一本她写的《治水杂记》,还有一块胤裪亲手刻的“心”字玉佩。 宫里的老人说,成妃是“最聪明的妃子”。 戴佳氏母子的故事,像一面镜子。 多少人追着权力跑,像没头的苍蝇,最后落得个圈禁、削爵的下场。 可她母子守着“不完美”,反而得了最真的福气。 就像民间说的“塞翁失马”。 跛脚不是祸,是保护罩,不争不是笨,是聪明。 宫里的繁华像一场梦,醒了才知道,最珍贵的从来不是皇位,是“心稳”,是“踏实”,是有人陪你种一辈子的花,读一辈子的书。 这,或许才是真正的好福气! 主要信源:(炎黄戴氏网——戴佳氏传奇:从包衣宫女到康熙皇妃-族谱网、成妃(康熙帝妃嫔之一) - 简单百科)
1752年,乾隆趁傅恒在外打仗,偷偷的将傅恒夫人召入宫中,他一把抱住傅恒夫人,傅
【1评论】【7点赞】
程小怪
康熙驾崩胤裪20岁,雍正八年胤裪51岁去世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