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(北京时间10月15日)对中国喊话道:“我认为,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,并给我们的大豆种植户造成困难,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。作为报复,我们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及其他贸易领域的业务往来。例如,我们自己可以轻松生产食用油,无需从中国购买。” 当初是美国先单方面给中国输美农产品加高额关税,中国才按规矩采取反制措施,给美国大豆也加了税。这一加税,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直接就没了。 之前美国大豆基础价本来比巴西还低40美元/吨,折合成人民币大概280元,可加上34%的关税后,总成本一下飙到509美元/吨。而巴西大豆的到岸价才420美元/吨,换算成人民币,美国大豆比南美大豆每吨贵出近千元。 中国作为大豆市场的“头号金主”,2023-2024年还买了2500万吨美国大豆,占美国出口的27%,比第二名欧盟多得多。但关税一加上,中国买家肯定不会花冤枉钱,从2025年5月起,对美国大豆采购就降到零了,这还是近30年来头一遭。 特朗普说中国让美国大豆种植户陷入困难,可事实是美国农民的困境,源头正是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。2019年美国政府给过230亿美元农业援助,可结果呢?美国直接丢掉了20%的大豆市场份额给巴西,之后再也没拿回来。 现在特朗普又承诺未来十年给600亿美元补贴,可这钱最早要2026年秋季才落实,对眼下急需帮助的美国农民来说,完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。 更讽刺的是,美国一边给自家农民画饼,一边还计划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金融支持。而阿根廷正是美国大豆出口的直接竞争对手,这操作让美国农民气不打一处来,直言“为什么要帮抢我们市场的对手纾困”。 再说特朗普嘴硬说“美国自己可以轻松生产食用油,无需从中国购买”,这话更是脱离实际。中国在食用油领域的供应链优势,不是美国说替代就能替代的。 中国不仅是食用油消费大国,在加工技术、产业链完整性上都有深厚积累。美国虽然能种大豆等油料作物,但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效率、成本控制,跟中国比还有差距。 而且中国食用油出口到美国,早就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模式,美国很多食品企业、餐饮行业都依赖中国食用油的稳定供应和性价比。真要是终止合作,受影响的不光是中国企业,美国本土的食品价格可能会上涨,相关行业的成本也会增加,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买单。 特朗普把中国正常的贸易反制说成“经济敌对行为”,完全是颠倒黑白。中国采购美国农产品,从来都是基于市场规律和自身需求,不是看谁的脸色。 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有1.05亿吨,不是没需求,只是这些订单全流向了巴西和阿根廷。巴西大豆出口占中国市场的份额,从2018年的25%猛增到71.1%,2025年出口更是达到1.06亿吨,完全能满足中国需求。 中国早就和巴西在农业运输项目上布局,港口、铁路修得顺顺当当,供货稳定,质量还不比美国大豆差。阿根廷更直接,宣布大豆出口税归零后,短短两天就拿下70亿美元销售额,其中大半都是中国订单。 这些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,不是中国“故意”为之。特朗普要是真为美国大豆种植户着想,该做的不是喊话威胁,而是取消不合理的关税,让美国大豆重新具备价格优势。 现在美国大豆供应链涉及肥料、机械、仓储、运输等多个行业,支撑着美国4000多亿美元的经济。出口骤降导致货运需求断崖式下跌,相关就业岗位岌岌可危。 艾奥瓦州的拖拉机公司今年拍卖的农业机械数量都增加了30%,全美最大的农机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,因为钢铁关税损失6亿美元,还裁员2500人。这些连锁反应,早就超出了农业本身,影响到了美国多个行业。 明尼苏达州四代农民达林・约翰逊急得直跺脚,他很清楚,就算现在达成协议,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了。而且供应链一旦固化,中国买家只会更倾向于“不找麻烦”的南美供应商——毕竟巴西大豆不仅便宜,还能用人民币结算,不用看美元波动和美国政策变脸的脸色。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都承认,高昂的关税已经“事实上切断了美国农民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联系”。这种情况下,想让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,得先解决关税这个核心问题,而不是靠威胁终止其他领域贸易往来。 特朗普说要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及其他贸易领域的业务往来,看似强硬,实则是在拿美国自身利益冒险。中美贸易互补性很强,食用油贸易只是其中一部分,真要是搞“脱钩”,美国相关行业会面临供应链断裂、成本上升的问题,最后受损的还是美国本土经济和民众利益。 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,不是强买强卖,更不是用威胁手段逼迫对方。中国不买美国大豆,是因为有更划算、更稳定的选择;要是美国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,还在关税问题上死磕,只会看着自家的大豆在仓库里继续积压,让美国农民的日子更难过。
特朗普该死心了,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。根据路透社的报道,一位名叫贾
【34评论】【37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