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蒋介石处决的十位国军将领,他们究竟犯了什么错 第一位,61军中将军长李服膺。李服膺早年就跟随阎锡山,更是对晋绥军忠心耿耿,身为部下的他更是对阎锡山唯命是从,与王靖国、傅作义等人被称为阎锡山的十三太保。七七事变后,李服膺带着自己的61军同日军在天镇县浴血奋战长达十天,李服膺不负众望地击败了第一波日军,阎锡山随即下达命令,让李服膺班师回朝,但随后天镇县失守,阎锡山如坐针毡。他为了自己能够活命,将所有的黑锅都甩给了李服膺,所以接二连三的给老蒋致电请示,要求立即就地正法,最后李福英被执行枪决,含冤而死 第二位,山西省主席韩复榘。韩复榘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,19岁的他进入兵营后,因擅长作战和精通文墨,在西北军阀冯玉祥看中。但两人却在辛亥革命后发生分歧,韩复榘的同期都被升任为主席,他却被降职成为师长,这就导致韩复榘与冯玉祥的关系降为冰点。在抗日战争爆发后,韩复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,须臾尾蛇连打都不打,直接放弃济南、济宁和泰安等地,他的不战而退,引起了全国的舆论,也引起了老蒋的不满。所以老蒋将韩复榘骗到开封参加会议时,直接下令将他拘禁枪决 第三位,88师中将师长龙慕寒。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,也是老蒋嫡系部队的一员,抗日战争爆发后,他担任了第71军88师的中将师长。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彻底将日军的怒火点燃,日军选择直接奔向兰封,以此报复国军。老蒋深知兰封一旦失守,中国将陷入死局。龙慕寒立即被派往兰封辅佐主力。桂永清根本抵挡不住敌军炮火的攻击,眼看形势不妙的他选择放弃兰封,准备将烂摊子全部留给龙慕寒。兰封会战最后以失败告终,老蒋对桂永清也十分无奈。龙慕寒也背上了指挥不力放弃兰封的罪名,最后被处以死刑 第四位,第39集团军司令石友三。他的一生可谓是反复无常,起初跟随着吴佩孚,为了活命的他在吴佩孚战败后投奔了冯玉祥,被称为倒戈将军,他将叛变发挥的淋漓尽致。冯玉祥和阎锡山想要拉拢石友三参与反蒋,可谁知石友三只是口头答应而已,却在战争正式打响时和张学良联手,共同对抗冯玉祥。石友三在抗战期间想要挑拨两党之间的关系,但失败的他最后加入到日军的麾下。老蒋对石友三的所作所为无法承认,吩咐手下高树勋去暗杀他。 第五位,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师长廖龄奇。廖龄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优秀的学员。汀泗桥战役让他一战成名。取得了第一次湘北会战胜利的他,原本想要回老家祁阳成婚,却在这时接到上级的命令,无奈的他再次回到了战场,可谁知却被敌军重重包围,损失惨重的廖龄奇不想全军覆灭,所以他带着军队坐上了回去的火车。途中的廖龄奇选择了转乘祁阳省亲。老蒋得知后气愤不已,转头将他送到了军事法庭。廖龄奇背上了临阵脱逃的罪名,1941年10月被执行枪决。 第六位,守城将军张德能。1922年加入了中国著名的军事学校云南讲武堂,又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,在北伐战战争中屡立战功。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,日军对我国进行了侵略。当敌军达到长沙时,奉命与老蒋的湖南当局不但不积极战斗,反而用一把火将长沙烧掉。这场大火是史无前例的,人民也是损失惨重。坐镇长沙的张德能一边救火一边抗日,在军民一心的配合下,张德能带着部队奋勇杀敌,取得了长沙会战第一次的胜利。不甘失败的日军之后又对长沙进行了两次的侵犯,张德能又与军长制定作战计划,连续取得了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。1941年,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,侵占了我国多片土地,势如破竹的日寇占领长沙直捣衡阳。老蒋难推失守之责,最后将张德能作为替罪羊,将其囚禁执行枪决 第七位,167师师长薛蔚英。七七事变后,日军进军武汉,他的任务就是保卫武汉的安全。日寇利用长江输送自己的部队,薛蔚英为阻挡日军的脚步,在长江江底安放水雷,设置陷阱。薛蔚英率领部队与日军在马当机战战日,当他赶到占地时,阵地已被日军占领,因此老将以贻误战机为由将薛蔚英秘密杀害 第八位,长沙警备司令酆悌。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,是陈赓、左权等人的同学,也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。小有名气的他仕途本该一帆风顺,但包庇特务和公开表达对老蒋的不满都成为了最后被杀的导火索,抗日战争爆发后,长沙因大火导致损失惨重,身为警备司令的他选择承担一切责任,最后被老蒋下令枪决 第九位,93军中将军长陈牧农。抗战时期陈牧农领兵多次参战。1944年,豫湘桂战役,成为93军中将军长的他被派往泉州驻守。可日军还没有到达泉州时,陈牧农就已经带着军队撤出了。刚刚到达桂林的陈牧农就被老蒋下令执行枪决 第十位,贵兴使馆区司令胡启儒。就职于老蒋嫡系部队湖南教导总队的他在南京保卫战中损失惨重。胡启儒在收到撤退命令的时候,让三团团长顶替自己的位置,不顾其他同胞的性命,选择独自逃亡。他不仅扣押军饷,以此敛财,还私下偷偷的种植大量的鸦片,更是利用自己的职位杀人行贿。胡启儒的种种恶行最终传到了老蒋的耳朵里。老蒋的眼里当然容不得沙子,最终,胡启儒被老蒋枪决于重庆
1941年,新四军3师7旅跳出日军包围圈后,旅长彭明治突然下令:“日军人数不对,
【2评论】【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