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财长贝森特上演“美式服软”!一边喊着“愿意和中国谈判”,一边话锋一转抛出“30

静芙说事儿 2025-10-15 17:50:44

美财长贝森特上演“美式服软”!一边喊着“愿意和中国谈判”,一边话锋一转抛出“30万中国学生在美国,我们只有800人”的说法。 这话听着像陈述事实,实则威胁味儿都快溢出来了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美国是被稀土管制卡了脖子,没辙了才拿留学生当筹码。 这完全是霸权没了底气后的耍无赖,背后全是自己闹出来的经济和科技慌。 先说说美国为啥这么在乎这几十万中国留学生,说白了就是离不开这笔钱。 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显示,2023到2024学年,中国留学生给美国带来140亿美元收入,占了美国国际教育总收入的三分之一,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,直接关系到美国高校的生死。 加州大学系统最有发言权,要是没了中国留学生,一年得少赚47亿美元,相当于三分之一的科研经费直接泡汤。 斯坦福大学的理工科实验室更依赖,中国学生贡献了65%的国际生学费,好多精密仪器的维护费都从这里出,有统计说,15%的美国公立大学没了这笔收入,连正常开课都难。 早年前特朗普喊着要把中国留学生扩招到60万,那时候眼里全是钱,根本没提“安全问题”。 钱揣进兜里,美国又开始犯“科技焦虑症”,一边赚着学费一边给学生使绊子,特朗普时期搞的10043号总统令,专门盯着中国的硕博留学生和学者,美其名曰“维护国家安全”。 过去三年多里,光因为这个法令被拒签、遣返的就超过5000人,2021年拒了1964人,2022年又拒了1764人,更别提那些怕被拒,压根不敢申请的学生,人数恐怕比被拒的还多。 这种矛盾操作早让美国自食其果,中国留学生赴美人数从2019年的37万高峰,跌到现在的27.8万左右。不少学生转头去了欧洲、新加坡,美国高校的国际生名额开始空出来。 斯坦福的AI实验室主任急得公开说,申请的中国学生少了三分之一,好多前沿课题都没人接手。 美国科技界的损失更肉眼可见,中国学生占了美国STEM学科博士毕业生的36%,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里42%都有中国学生的参与。 谷歌前CEO施密特早警告过,把这些人才拒之门外,美国的创新领导力迟早要下滑。 现在苹果、谷歌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喊缺人,芯片研发部门的岗位空缺率比去年高了22%,这都是把人才往外推的后果。 真正让美国服软的,还是稀土管制这记“硬拳”中国把几种关键稀土纳入出口管制后,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立马慌了神。 2025年第三季度,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直接暴跌30.9%,通用电气的航空发动机生产线停了不少,洛克希德・马丁的F-35战机交付时间一推再推。 要知道,F-35的电机、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,甚至特斯拉的动力电池,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加工产品。 制造业和农业也跟着遭殃,稀土管制让美国制造业PMI跌了5.2个百分点,大豆价格跌到十年最低,这些都是美国霸道制裁的反噬。 这时候美国想起要谈判了,可又拉不下脸,只好拿留学生当“挡箭牌”贝森特故意提中美留学生人数差距,就是想暗示“你们不配合,这些孩子可能没好果子吃”。 可这威胁首先扎伤的是美国自己,中国留学生不光是“金主”,更是美国科研和产业的“生力军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份报告显示,中国学生参与的STEM领域论文,引用率比平均水平高18%。 要是真把这些学生逼走,美国高校的科研排名得下滑,企业的技术突破得变慢,最后损失的还是美国自己。 现在的美国就是左右为难,两党在“遏制中国科技”上吵着要一致,可一说到“要不要赚留学钱”就分裂了。 民主党怕高校倒闭影响选票,共和党喊着“安全优先”不让步,政策反复横跳,最后遭殃的全是无辜的学生。 贝森特这出戏码根本骗不了人,拿留学生当筹码,既暴露了美国的心虚,又显得格局太小。 这些孩子是去求学的,不是政客博弈的工具,美国要是真敢动真格,最先疼的是自己的高校、企业和就业市场。 想谈判就得拿出诚意,别玩这些龌龊手段,稀土管制的代价美国已经尝过了,再把留学生这条路走死,最后只会丢了“金主”又失了人才,那才真是得不偿失。 霸权那套早就不好使了,贝森特们该醒醒了,想好好谈就放下偏见,别再让无辜的孩子为美国的焦虑买单。

0 阅读:21

猜你喜欢

静芙说事儿

静芙说事儿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