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媒道出了真相!日本表示,对于中国的反制,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!10月11日,日经

恰似江楼月 2025-10-15 20:36:06

日媒道出了真相!日本表示,对于中国的反制,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!10月11日,日经新闻网表示,为什么这一次中国出手非常的重,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美国9月底强化了“实体清单”的50%规则的穿透性原则,这一规则可能影响到中国数千家企业的出口。 美国这回在贸易管制上又出新招了,9月29日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直接把实体清单的范围拉大,搞了个50%规则,意思是如果一家中国企业被列进去,它控股50%以上的子公司也得跟着挨刀。这规矩一出,等于给中国科技链条上绑了个紧箍咒,尤其是半导体和双用技术领域,出口许可得层层过关。官方数据说,现在实体清单上已经有3163家实体,大多是中国企业,这新规一落地,估计波及上千家关联公司。想想看,那些靠出口芯片组装零件的中型厂,本来供应链咬得紧,现在突然间订单卡壳,成本蹭蹭上涨,工人闲下来,企业主得头疼怎么转产或找替代市场。 这事儿不是凭空冒出来的,美国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开始对中国科技下手,2018年贸易战打响后,实体清单就成了常规武器。2024年底BIS就加了140多家中国半导体公司,这次2025年9月直接升级规则,目的明摆着是堵住漏洞。以前企业还能通过子公司绕弯,现在50%持股线一划,穿透原则就让整个集团动弹不得。DLA Piper的报告直指,这增加了执法风险,美国企业做生意时得三思再三思,生怕无意中触雷。白宫那边估计是觉得中国经济压力大,不会硬刚,结果呢?低估了北京的底线。 中国这边反应不慢,国庆假期刚过,10月8日商务部就甩出反制牌,把几家美国科技咨询公司塞进不可靠实体清单。这清单可不是摆设,意味着那些公司在中国市场寸步难行,合作项目得停摆。早在9月25日,中国就先发制人,加了6家美国企业到出口控制和不可靠名单,涵盖芯片和军工相关。商务部还启动了对美国芯片的反倾销和歧视调查,9月13日宣布的,针对英特尔和美光这些巨头。VOA报道说,这波操作直接回应了美国9月加的32家实体,23家是中国公司。北京的逻辑很清楚:你卡我脖子,我就捏你痛点,稀土和关键材料出口管制随时能上桌。 日经新闻网10月11日的分析戳中要害,他们说美国这次明显误判了形势,以为中国还会像以前那样忍让,结果中国出手这么重,根子就在这个50%规则太狠。它不光影响出口,还搅乱了全球供应链,日本企业也跟着遭殃。日经的X账号发帖直言,这规则基于“中国不会强烈反击”的老思路,现在看是场大败笔。东京那边看得透,因为日本自己也夹在中美之间,半导体材料出口一半靠中国市场,美国一搅和,日企订单就晃荡。文章里提到,规则像张网,罩住从设计到物流的全链条,中国企业得紧急审计股权结构,改组子公司避险,短期内出口额可能缩水20%以上。 说到底,这波摩擦暴露了美国策略的短视。特朗普第二任期刚起步,2月就签了加征10%关税的行政令,3月又针对中墨加贸易下手,现在9月升级清单,等于在谈判桌上砸椅子。Sidley的更新说,新规9月29日生效,实体清单扩展到附属机构,MEU和SDN名单也跟着走,这不光是中国的事儿,全球双用技术贸易都得重盘。白宫官员嘴上硬,私下却知道筹码有限,中国稀土占全球80%,一卡就能让美国电动车和军工产业哭爹喊娘。Reuters报道,中国商务部强调,反制是维护企业权益,申请交易得审核,但符合条件的就批,留了操作空间,不像美国那么一刀切。 从长远看,这误判让中美关系更僵。美国以为假期中国没动静,就放松警惕,谁知北京国庆期间加班研究政策,假期一结束就亮剑。日经分析,这显示中国在贸易战中越来越有章法,不再被动挨打。过去几年,中国推动国产化,华为中兴这些被卡后,芯片自给率从10%提到30%,这次反制也瞄准美国弱点。彭博社2月报道,欧盟多国已经表态要反制美国钢铝关税,日本韩国半导体联盟也开始动作,大家都不想被中美当枪使。

0 阅读:108

猜你喜欢

恰似江楼月

恰似江楼月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