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妈后才懂:属于自己的时间,早被切成了碎渣 没当妈之前,总觉得“妈妈”就是个称呼,等自己真升级成妈,才发现这俩字背后藏着多少“没自己”的日子。 孩子刚落地那阵儿,我算是彻底没了“个人时间”这个概念。他饿了要找妈,尿了要找妈,夜里哭醒十回,爬起来哄的还是妈。一天24小时,耳朵里全是孩子的动静,连吃口热饭都得抱着他,更别说想坐下来刷会儿手机、安安静静待一会儿了——根本没那机会,孩子的吃喝拉撒睡,哪一件都离不了人。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幼儿园,本以为能松口气,结果新的“任务清单”又来了。早上赶在上班前送他去学校,晚上下班直奔幼儿园接人,周末别人能睡懒觉、逛街,我得陪着去上兴趣班,钢琴课刚结束,又得赶下一场画画课。等孩子上了小学更夸张,每天下班回家先做饭,吃完饭就得坐旁边辅导作业,盯着他写生字、算算术,有时候一道题讲三遍还不会,急得自己头都疼,可还得耐着性子来。日子就像被按了快进键,天天围着孩子转,日程表上就没出现过“我想干嘛”这几个字。 之前总盼着“等孩子上大学就好了”,能好好为自己活几天。可真等他背着行李去了外地,心反而更悬了——担心他在学校吃不吃得惯,怕他跟同学处不好,又操心他专业课学没学好,以后找工作怎么办。每天刷着天气预报,看到他学校那边降温,第一反应就是发消息让他加衣服,明明知道他都成年了,可那股子操心的劲儿就是收不住。 有时候静下来想想,自己就像个不停抽陀螺的人,工作、家庭、孩子这三个陀螺,转得根本停不下来。我得先把工作干好,再回家收拾屋子、做饭,等孩子睡熟了,还得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晾好,把明天要带的东西准备好。属于自己的时间?早被切成了无数碎片,要么是清晨在厨房煮早餐的那十几分钟,要么是深夜洗完碗、坐在沙发上发会儿呆的片刻,最多就是孩子熟睡后,能安安静静看半集电视剧,还得时刻竖着耳朵听他有没有踢被子。 身边的宝妈们凑一块儿聊天,说得最多的就是“总感觉活儿干不完,心也操不完”。有时候也想偷懒歇会儿,可眼睛一闭,脑子里全是“孩子的作业还没检查”“明天要给他洗校服”“家里的菜该买了”这些事儿。不是不委屈,也不是不想为自己活,只是当了妈之后,“自己”好像就排在了最后一位,那些被切碎的时间,虽然零碎,却也藏着对孩子、对家的满心牵挂。
当妈后才懂:属于自己的时间,早被切成了碎渣 没当妈之前,总觉得“妈妈”就是个称
游乐场盖尔
2025-10-15 22:32:36
0
阅读: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