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讯!美国已联合四大盟友,新加坡也站出来,中国亮出“杀手锏” 中美之间的较量进入

英明果断雪梨 2025-10-16 01:38:20

快讯!美国已联合四大盟友,新加坡也站出来,中国亮出“杀手锏” 中美之间的较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,美国依旧气势不减,觉得自己身边一堆帮手,挺有底气。此外,还有一些国家站队偏向美国,在这紧要关头,中方却拿出了“杀手锏”,发出了什么样的信号呢? 先说说美国拉的这伙“帮手”,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早就说漏了嘴:想对抗中国,必须靠日本、欧盟、印度和澳大利亚这四大盟友。这话听着底气足,实则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——自己单打独斗已经撑不住了,只能靠拉帮结派壮声势。可这联盟压根是块“松木板”,一掰就裂。 欧盟里荷兰跟着美国搞中资芯片企业接管,德国和法国却急得跳脚,公开说“跟中国脱钩等于自断经济腿”,毕竟欧洲车企的中国市场份额占了近三成,真闹僵了工厂得停工。印度更有意思,一边跟着美国搞军演,一边2024年对华贸易额突破1350亿美元,进口的手机、家电全是中国货,真要选边站,国内商人第一个不答应。澳大利亚更别提,对华出口占了总出口的三分之一,矿产卖不出去,经济就得滑坡。这哪是“盟友”,分明是各怀心思的“临时搭子”。 新加坡这步棋走得够微妙。社会政策统筹部长王乙康公然把“台湾”和“中国”并列,嘴上喊着“都是朋友”,实则触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红线。可转头看看,新加坡对华投资连续11年是最大外资来源国,人民币存款突破3500亿元,广州、宁波的码头股份还悄悄增持到控股。美军导弹进驻樟宜基地的同时,它又逼着银行做“台海冲突人民币结算压力测试”,说白了就是把美军的“安全伞”和中国的“订单钱”都攥在手里,想把“中立”做成一门生意。但它忘了,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,踩线的代价,可不是几张订单能补回来的。 中国亮出的“杀手锏”,才真叫精准戳痛处,根本不是盲目反击。第一招就卡了稀土的脖子——这次可不是简单管控原料,连开采技术、冶炼设备都纳入管制,甚至含中国稀土的外国产品出口都得批。全球稀土加工90%的份额在中国,这东西是战机雷达、导弹导航的“血液”,美国自己没技术提纯,盟友也顶不上,CSIS都算过,这会影响美军1000多种武器系统。 更狠的是对美国背景船只收特别港务费。别以为只是个“港口税”,中国造船业占全球五成以上份额,只要是美国拥有、运营的船都得交钱。马士基这些航运巨头慌了,要么减持美国股份,要么转投中国造船体系,等于直接撬动全球航运的股权格局,比加关税管用十倍。 还有镓和锗的管制,全球98%的镓、83%的锗都来自中国,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,却是F-35战斗机相控阵雷达、红外夜视仪的“心脏”。管制一出,欧美市场价格飙了三四倍,加拿大企业半年都买不到货,美国芯片生产线只能“停工待料”。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也被管控,特斯拉柏林工厂、大众慕尼黑工厂就算能组装电池,核心材料还得靠中国,电动车产业直接被踩了刹车。 这哪是简单的反制?分明是用产业链优势重新定规则。美国靠拉帮结派搞围堵,中国就用实力攥住供应链的“命门”;美国想讲霸权,中国就跟它讲规则——你能用规则限制我,我就能用优势重塑规则。36万亿美元债务压身的美国,想靠盟友续命,可盟友各有算盘;中国靠的是实打实的产业实力,手里的牌硬,说话自然有底气。 这场较量早不是谁喊得响,而是谁掌握了主动权。中国亮出的不仅是反制措施,更是“不再被动防御”的信号:想公平谈,大门敞开;想搞围堵,奉陪到底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1 阅读:5016

评论列表

用户10xxx50

用户10xxx50

12
2025-10-16 09:00

霉西方侵略强盗团伙,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公敌

用户10xxx14

用户10xxx14

7
2025-10-16 09:06

新加坡藏得最深处,终究新加坡原形毕露!

用户10xxx88

用户10xxx88

5
2025-10-16 09:06

其他国家静悄悄,只有中美从早骂到晚,好现象

天下事

天下事

4
2025-10-16 11:52

美国现在是武力干过不过,就侵略中国经济,侵略中国发展

用户10xxx50

用户10xxx50

4
2025-10-16 08:50

霉西方侵略强盗团伙,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死敌

用户10xxx77

用户10xxx77

3
2025-10-16 10:46

以后要稀土,不是用于武器的,拿相应矿,再根据相应的计算耗损

懒羊羊

懒羊羊

3
2025-10-16 09:05

零和博弈生死决斗!与群狼共舞必须是老虎!

朝阳

朝阳

2
2025-10-16 09:52

对新加坡、荷兰猪,必须杀鸡儆猴,以儆效尤!

往事随风

往事随风

1
2025-10-16 09:37

坡县那群黄皮白心背祖忘宗的蟑螂真令人恶心!

猜你喜欢

英明果断雪梨

英明果断雪梨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