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口回村容易,宅基地难拿?2025年这事儿有新说法 2025年10月起,符合条件的人能把户口迁回农村,可三类人就算继承了老房,也碰不到宅基地使用权,这到底咋回事? 很多人觉得老家老房攥在手里,宅基地就跑不了,其实这想法跟 reality(现实)差得远。房子是父母的私产,过世后子女想住想租都随便。宅基地不一样,它是村集体的“共有财产”,子女拿到的只是“使用权”。这使用权还跟老房绑得死死的,房子立着它就在,房子塌了它立马“回娘家”——归回村集体。浙江杭州的张建国就吃过这亏,年年回河南周口老家给老房除草修瓦,以为这是永远的念想,后来村干部一讲政策,他才慌了:哪天房子扛不住倒了,自己跟老家的联系不就断了? 为啥有的子女拿不到宅基地使用权?三类人早被政策划了“线”。第一类是户口迁进城的,45岁的李梅就是。当年为了留在青岛当老师,她把山东潍坊的户口迁走。父母过世后老房漏雨,她想翻修,结果村干部说只能补漏,想推倒重建门儿都没有。第二类是村里已有宅基地的“分家户”,河北保定的王志强就栽在这上面。早年分家分了新宅基地,父母的老房虽在,却不能拆了盖车库,最后只能换个铝合金门窗。第三类更憋屈,房子建在耕地上的,安徽阜阳的赵秀兰父母40年前在耕地盖房,现在要拆了复耕,她只能在原址种小麦。 好消息是,2025年10月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》实施后,四类人能迁户口回村。退伍军人凭退伍证就能办,江苏盐城的刘建军就等着回村陪母亲;没稳定工作的农村大学生,拿毕业证和未就业证明也能迁,河南南阳的陈阳想回村搞草莓园;打工返乡养老的,像在深圳干了20年的周明,只要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就行;投靠农村亲属的,比如湖南的吴芳,满足条件也能申请。 老房是乡愁的“窝”,宅基地是“窝的地基”。能借着新规守住“窝”当然好,就算不行,藏在老房里的回忆也永远都在。宅基地新规 宅基地新政 宅基地申请标准 宅基地试点改革 宅基地流程 农村宅基地政策 宅基地办理流程
户口回村容易,宅基地难拿?2025年这事儿有新说法 2025年10月起,符合
笔落生花
2025-10-16 06:03:20
0
阅读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