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75年,新疆全境被阿古柏侵占,清廷因军费紧张,打算彻底放弃,这似乎是当时唯一的选择,谁知年过花甲的左宗棠却抬出了自己的棺材:“朝廷若没钱,我来出,新疆必须收复!” 这番话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。 当时的清政府,就是一个烂摊子,既要砸钱建设北洋水师,又要应付皇亲国戚的奢靡开销,国库早就空了,哪还有钱去远征西域那片不毛之地。 放弃新疆,集中财力发展海军,保住沿海的富庶之地,这成了朝中大多数人的共识。 可左宗棠不答应,他觉得,西北的门户一旦洞开,整个国家都将不得安宁。 有人嘲笑他,说他一个穷官,拿什么去支撑一场耗资千万两白银的战争? 这就得从左宗棠的夫人问他的一个问题说起。 有一回,他的发妻周氏忍不住问他:“你如今贵为朝廷大员,一年的俸禄足有四万两白银,为何每月只给家里二百两作家用?” 四万两,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,而二百两,仅仅够一个大家庭勉强糊口。 左宗棠的抠门,是出了名的。 面对妻子的不解,左宗棠沉默了许久,才说出了真相。 原来,他把每年俸禄中的三万八千多两,全都悄悄存了起来,几十年如一日,从未间断。 他不是为自己存钱,他是在为国家存一支远征军的军费。 当国家真的到了最危急的关头,当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,他拿出了自己毕生的积蓄。 这份决心,最终打动了当权者。 1875年,64岁的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,督办新疆军务。 他下令让士兵抬着自己的棺材,浩浩荡荡地走出嘉峪关,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,此战,不胜不归。 在战场上,左宗棠没有被年纪和困难束缚,他制定了“先北后南,缓进急战”的精准战略。 他先稳固北疆,切断敌人的外援,然后大军南下,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起猛攻。 原本气焰嚣张的阿古柏军队,在抱着必死决心的湘军面前,根本不堪一击,节节败退。 到了1978年,随着和田被收复,这片占中国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土地,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。 正是因为这个倔强的老人,用自己的俸禄和生命做赌注,才保住了我们今天完整的版图。 【消息源自:《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,这位晚清名臣力挽狂澜》2024-03-15 环球网】
1875年,新疆全境被阿古柏侵占,清廷因军费紧张,打算彻底放弃,这似乎是当时唯一
自由的吹海风
2025-10-16 08:35:05
0
阅读:0